荸薺的采收貯存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24729人閱讀
荸薺又叫做馬蹄,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水果,荸薺外觀雖然不起眼,但是口感清甜,營養(yǎng)高,很受歡迎,目前江蘇、安徽、浙江、廣東等南方地區(qū)都有栽種,那么荸薺種植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下。
荸薺種植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有哪些?
1、土壤
荸薺適宜生長在耕層松軟,底土堅實的土壤中,栽種要求有20—25厘米左右的耕作層,有利于球莖的生長發(fā)育,又可以防止球莖深鉆,個體發(fā)育大小整齊一致,這樣有利于采收。
2、溫度
荸薺性喜溫暖濕潤,不耐霜凍,整個生育過程均要求較溫暖的環(huán)境條件,高溫長日照不利球莖生長。荸薺最適發(fā)芽溫度20~25℃,分蘗分株生長最快25~ 30℃。荸薺宜淺水,深3~ 15cm。生育前期要求較高溫度,以25~ 30℃為最適。球莖形成期,要求較短日照,保持15~25℃氣溫,日夜溫差較大,以促進球莖迅速膨大,水位逐漸落淺,直至土壤濕潤為止。植株地上部經霜后枯死,以球莖留存土中越冬。
3、水分
荸薺是淺水性植物,整個生長、發(fā)育期間始終不能斷水,但適宜較淺水位。生育前期灌2~3厘米深淺水,最大不宜超過5厘米,生育中期逐漸加深水位,一般水深7~9厘米,最深不超過15厘米。開花和結球期,水位宜逐漸落淺到3~5厘米,最后只要保持一薄層淺水即可。采收前半個月排千田水。
4、光照
荸薺喜光,在光照充足時,葉狀莖要為深綠色的,這樣可以加強光合作用,可以有效促進分蘗。荸薺生長發(fā)育對日照長短反應靈敏。長日照條件下,只進行分蘗、分株和葉狀莖的生長。只有在秋季光照轉短后,與較低的溫度(特別是較低的夜溫)相結合,才開始結球。
荸薺的繁殖方法
荸薺是通過匍匐莖繁殖的,一般是購買種薺栽種。播種前要選取表皮沒有出現破損,頂芽側芽健壯的,皮為深褐色的,單球莖重量在15克以上的作為種薺,在播種前可以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18~24小時,殺死表面病菌,每畝大田需種薺大約15~20千克。
以上就是關于荸薺種植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的介紹了,荸薺是食用地下球莖,口感脆甜,是水果也是蔬菜,市場需求一直非常大,種植還是非常不錯的。
關于荸薺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