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人工栽培技術(四)——采收和加工
惠農網·農技學堂
7659人閱讀
葛根,為豆科葛藤屬植物,葉片呈羽狀,3出葉。目前,在我國生長的葛根約有14種,常見的有野葛、食用葛根、越南葛根、峨眉葛根、甘葛根、云南葛根、三裂葉野葛等。主要分布在華中南部和華南地區(qū)。葛根的塊根肥厚,不但可以食用,而且還有很好的醫(yī)療保健功效。我國古代的一些醫(yī)藥典籍里是這樣描述葛根的:“性味甘、辛、平,解表清熱、透疹、生津止渴、止瀉”等。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已經認識到葛根含有豐富的淀粉、異黃酮類物質,以及鈣、硒、鐵等十幾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葛根的價值正不斷地被開發(fā)利用,眾多的葛根產品走向市場,種植葛根的經濟效益日益增加。
生物學特性
葛根的生態(tài)適應能力很強,除鹽堿地和低洼積水地不能種植外,其余如草坡、路邊、田間地頭,不論肥力高低,都能夠生長。葛根的生長對海拔沒有嚴格的要求,通常生長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向陽坡地、平地、丘陵、低山,或高山地區(qū),但更喜深厚、疏松的土壤環(huán)境。葛根的耐寒、耐熱、耐旱能力很強,但不耐澇,喜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葛根從托插育苗到塊根收獲一般要經歷240~300天,可分為兩個生長時期,前期為莖葉生長期,后期為莖葉生長與塊根形成同時進行期。莖葉生長期的溫度以20~30℃為宜,低于15℃,葛根就會生長不良:塊根形成期的最適合溫度為25~30℃;塊根的淀粉轉化和積累期的溫度以15~20℃為宜。
葛根的生長需要良好的光照,尤其是莖葉和塊根同時生長時期,充足的光照和溫度可以使莖葉生長迅速,光合產物多,塊根發(fā)育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