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人工栽培技術(shù)(二)——葛根的培育與定植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4370人閱讀
葛根別名葛條、甘葛、粉葛等,是一種可食用的根莖豆科葛屬植物。葛根還是常見的中藥材,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等功效。葛根的莖皮可以擰繩子、織葛布,或用于造紙,葛根的葉片可用于飼喂家禽畜牧,因此葛根具有較高的種植價值。下面介紹一下葛根育苗和種植技術(shù)!
一、葛根怎么育苗?
1、苗床準(zhǔn)備
選擇背風(fēng)向陽、砂質(zhì)土壤、無畜禽危害的山地或園地作苗床。苗床地整成壟高15-20厘米,壟寬60-100厘米,長度不限。每平方米施腐熟廄肥或土雜肥1.5-2.5公斤。深翻耙平,苗床中間稍凸起,兩側(cè)溝寬20-30厘米。
2、排種操作
排種前苗床要充分濕潤,將選擇好的優(yōu)良品種的葛藤條,以一個枝芽為一顆種,將芽節(jié)剪成長6-10厘米的小段,散排在整好的苗床上,為避免重疊,上面蓋2-3毫米厚的細土,原則上達到若隱若現(xiàn),然后撒施一些腐熟廄肥,再蓋一層稻草,用2米左右的竹片或小竹條,在苗床上插成拱型,每隔35厘米插一根。蓋好農(nóng)膜,將苗床全面覆成拱型,四周用土砌底壓實。
3、苗床管理
由于育苗期氣溫較低,種條水份消耗量不大,10天左右若壟面干燥可澆水一次。當(dāng)種植根萌枝以后,水份需要適當(dāng)增加,每3天左右澆一次水,以保持苗床充分濕潤。苗床溫度在20℃左右為宜。當(dāng)溫度達到30℃以上時,應(yīng)揭膜通風(fēng)或噴水調(diào)節(jié),使溫度均衡應(yīng)在種穗萌枝時,將覆蓋的稻草揭開避免光照直射,晴天在中午適當(dāng)遮蔭以防灼傷。種穗生長嫩枝展葉3片,長度5厘米時便可進行帶土起苗,起苗動作要輕以免傷害。
做好葛根的育苗工作是成功種植葛根的基礎(chǔ),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葛根的種植技術(shù)。
二、葛根怎么種植?
(1)葛根的種植時間
葛根的最佳定植期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中午氣溫不得低于10℃),將株苗(帶根)或截苗(含2莖節(jié),不帶根)與地面成30度斜栽入土。注意須將株苗莖節(jié)處的生長點露出土面;截苗的兩莖節(jié)必須一節(jié)在土內(nèi),一節(jié)在土外。
(2)葛根的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葛根種植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冬前深翻30厘米,結(jié)合耕翻每畝施農(nóng)家肥2000-3000千克,均勻翻入土,翌年春可再次淺翻,打碎土塊,耙細耙勻,整平,作成寬1-1.2米的畦備用,畦間開溝約30厘米。
2.種子繁殖:春季清明前后,將種子在40℃溫水中浸泡1-2天,并常攪動,取出晾干水后,在整好的畦中部開穴播種,穴深3厘米,株距35-40厘米,每穴播種子4-6粒,播后平穴,澆水,10天左右出苗。
3.中耕除草:野葛生長較快,早春發(fā)芽前除次草,晚秋落葉后再除次草即可,生長期一般不需常除草。
4.合理追肥:可結(jié)合中耕除草進行,返青后,施返青肥以腐熟人糞水為主,每畝施入1000千克,可適當(dāng)配施尿素,落葉后施越冬肥,以農(nóng)家肥為主。每年生長盛期可結(jié)合澆水,施少量鉀肥有促根生長作用。
5.適時搭架:野葛栽培須搭架,可在兩行之間每隔2-3米立1根木柱,柱間用鐵絲連接,畦與畦間綁上竹竿或鐵絲以利攀援,當(dāng)苗高30厘米時即可引蔓上架。
6.整枝修剪:生長期應(yīng)控制莖藤生長,摘去頂芽,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并要合理調(diào)整株形以利充分利用陽光,還應(yīng)及時剪除枯藤、病殘枝。
7.防治病害:野葛病害不多,生長期主要有蟋蟀、金龜子等害蟲為害莖葉。蟋蟀可用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噴殺,金龜子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于5-6月份噴葉面,防治其它害蟲可用樂果、殺蟲瞇等防治。
8.采收加工:栽培的野葛2-3年秋末冬初或初春前采挖均可。挖時把全部根挖出,去掉莖蔓、須根,刮去粗皮,截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縱切約5厘米厚片條,隨切隨炕干或用2%石灰水浸后曬干均可。以色白、粉多無霉變者為佳。
葛根種植價值高,因此可廣泛種植,是農(nóng)民不可多得的致富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