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育苗和種植技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4996人閱讀
上一篇我們講到葛根人工栽培技術中的葛根生物學特性,今天,小編就來和您聊聊葛根的培育與定植。
葛苗的培育
主要有種子繁育、壓條繁育和桿插繁育3種方法。但由于種子繁育的發(fā)芽率低,實生苗生長慢,實際生產(chǎn)中多采用壓條繁育和插繁育。壓條繁育的方法比較簡單,適用于大面積育苗。具體做法是:將靠近地面一兩年生的、粗壯的枝條壓在地面上,在莖節(jié)上壓土成波浪形。不久,這樣被壓的莖節(jié)部位就會生根,并形成新的植株。但壓條繁育有一定的缺點,就是苗木不集中、苗木規(guī)格參差不齊,不易管理,因此,以下重點介紹打插繁育的方法。
1.苗床準備
打插前,先建好苗床。苗床一般建在背風向陽、沒有畜高危害的地方。最好選擇沙質(zhì)土壤。如果是黏性土壤,應摻些細沙,以防苗床積水。苗床的寬度為60~70厘米,高為15厘米,苗床與苗床之間的間距為30厘米,苗床的長度要根據(jù)地勢情況而定,可長可短。
2.藤條選擇及插穗的剪取
托插所用的藤條通常選擇一年生、粗壯的、芽孢大的枝條,取其健壯和靠近地面的木質(zhì)化部分,這樣的藤條生命力旺盛,容易形成新的根系。然后把藤條剪成插穗。剪時剪刀與枝條呈90°角,用力剪下,注意剪口要平滑,不要留裂皮殘茬。插穗的長度為6~10厘米,每一插穗上要有一個飽滿的芽孢,把芽孢留在插穗中間的位置。
3.抒插
在打插前,要對事先剪成段的藤條進行消毒,通常做法是將插穗放入1:1500的高錳酸鉀稀釋溶液中浸泡5分鐘,然后再進行插。桿插時,藤條要斜著插,小芽要面朝上,葉柄朝下。藤條與床面的角度以30°為宜,打插時藤段上的小芽要以剛剛出土為好,注意不要損壞芽孢。桿插株、行距各5厘米。當打插完成后,通常要施一些腐熟肥或者是農(nóng)家肥,然后要澆透水,再鋪上一層青草,最后,上面還要蓋上一層塑料薄膜。注意一定要把塑料薄膜壓好,這樣做的好處是能保持苗床濕度,提高溫度,促使藤條早發(fā)芽。以后通常3天澆一次水。20~30天后,托插藤條就生根了,當苗長到5厘米時,就可定植到大田中了。
葛苗的定植
1.選地
人工栽培葛根要獲得高產(chǎn),首先要選好地塊。通常選擇排水良好的平坦地,或者是傾斜度在3°左右的坡地。在坡向選擇方面以東南坡為好。原因是光照好,晝夜溫差小,土壤濕度較大,凍害輕。在土壤方面,應該選擇肥沃疏松、土層深厚的沙質(zhì)土壤或輕黏土為宜。原因是這些土壤透水、透氣性好,有利于生物的活動和有機質(zhì)的分解,而且灌溉時滲水均勻,保肥能力強。 當然,如果是大面積的種植,還應該考慮到水源是否充足。
2.整地
整地可以疏松土壤,促進土壤的熟化。整地的基本要求是:地塊平整,上虛下實,土壤細碎,無根茬和石塊。整地的深度一般在25~35厘米。為了給幼苗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發(fā)育條件,一般還要做畦起壟,它的長、寬、高和苗床相同,壟寬為60~70厘米,壟高為15厘,長度可根據(jù)地勢而定。壟做好后,不要馬上進行定植,通常還要在壟上做小土墩,因為葛根不怕旱而怕蕩,做小土墩是為防止定植后的葛根根部積水。小土墩間隔距離為30厘米。
3.定植
葛苗一般在每年的2~4月定植,每1/15公頃(1畝)栽種葛苗為1000-1300株。株距為30厘米,行距為90厘米。在起苗前,一定要將幼苗床澆透水,然后將葛苗小心拔起,要適量帶些土壤,以免損壞幼根。定植時在起好的小土墩上挖一個小 穴,每穴施100~150克有機肥做底肥,要充分拌勻,以免燒傷葛苗的根系。然后把葛苗放入定植穴里,注意不能豎栽,要有30°的斜角,一定要把根捋順,蓋好浮土,壓實。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于根往下扎,容易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從而使葛苗快速生長。為了保證定植的葛苗成活,要澆足定根水,以后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