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高產栽培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14617人閱讀
在絲瓜種植過程中,許多農戶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zhàn),比如他們種植的絲瓜生長狀況不理想、開花和結瓜的數(shù)量少且體積小,或者出現(xiàn)只開花不結瓜的現(xiàn)象,以及絲瓜果實出現(xiàn)彎曲和畸形,不夠直等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到絲瓜的產量和品質,需要通過科學的管理和技術措施來解決。下面一起學習一篇茄子種植技術和管理要點。
1.整地起畦
選擇合適的田塊進行絲瓜種植,以土質肥沃、濕潤、粘性適中、且便于排灌的地塊為佳。深翻土壤后起畦,畦高約35厘米,畦寬150至200厘米,以東西走向為好,確保每畦都能獲得充足的陽光。同時,施足基肥,保證土壤疏松肥沃。春植絲瓜需要施用足夠的有機肥和復合肥,而夏植絲瓜因氣溫高,易徒長,應減少基肥的使用。反季節(jié)栽培的絲瓜,由于生長在冬季和早春,氣溫較低,應多施用暖性基肥,如雞糞、牛糞等,以提高土溫,促進根系發(fā)育。
2.播種育苗
絲瓜適宜在較高溫度下生長,低溫會減緩幼苗生長。春絲瓜通常采用浸種催芽后直播,或育苗移栽。播種前先催芽,用清水浸泡種子8至10小時,然后瀝干并用紗布包裹,放在溫暖處催芽。大部分種子露芽后即可播種,每畝用種量約200至500克。播種后覆土1.5厘米,并淋足底水,3至4天即可出苗。早春時期,使用塑料薄膜覆蓋以保溫,用營養(yǎng)杯育苗,可提高出苗率。夏絲瓜生長季節(jié),由于高溫多雨,采用育苗移植,可防止徒長。育苗基質的pH值以6.0至7.5為宜,可用菜園土、煤渣、蔗渣等有機質混合化肥制成。苗期基質濕度以40%至60%為宜,空氣濕度以60%至70%為佳。
3.定植
在保證幼苗不徒長的情況下,適當追肥,促進幼苗生長,提高幼苗質量。當幼苗長出2至3片真葉后即可移植。栽培密度因季節(jié)和栽培方式而異,春植株距20至25厘米,秋植株距35至40厘米。單行植時,株距應適當縮小,每畝種植2000至2500株。
4.田間管理
生長前期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坐果后加強追肥。春絲瓜在第1雌花出現(xiàn)時進行第1次追肥,采收1至2次后再追肥1次。結果期需肥水量增加,應及時灌溉,保持土壤濕潤。夏絲瓜在初開花時結合培土施肥1次,采收期后每采收2至3次追肥1次。秋絲瓜應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勤施薄施,滿足生長和結果的需要。
5.收獲
絲瓜從播種至初收需40至60天。果實發(fā)育快,開花后10至12天即可采收。采收時,選擇瓜身飽滿、勻稱,果柄光滑,果實纖維尚未硬化的嫩瓜。采收后應立即出售,以保持新鮮。一般延續(xù)采收30至60天,不同季節(jié)采收期有所不同。
綜上就是絲瓜的種植技術要點介紹,種植絲瓜老種不好,很可能就是種植技術沒到位,種植戶朋友一定要多多注意。
關于絲瓜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