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萵筍露地種植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14528人閱讀
萵筍是一種肉質嫩莖可以食用的蔬菜,它味道鮮美、口感爽脆,含有基本的營養(yǎng)物質,常食可以增加食欲,促進消化,還可以強壯機體,防癌抗癌,總之是好處多多,那么要種植出高產的萵筍要掌握哪些方法呢?接下來一起去看看吧!
1、播種育苗
秋萵筍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播種前要進行低溫催芽。播種后要保持苗床的濕潤,從出苗揭膜到定植前,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一次,以防止猝倒病和疫病的發(fā)生。及時間苗,間苗用鉀肥葉面追肥1~2次,促進幼苗生長。
2、整地施肥
選擇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性好、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比較合適。深翻土壤,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5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復合肥50千克。
3、定植
在苗齡25~30天,長出4~5片子真葉時可定植,如果苗齡時間過長,幼苗徒長容易“竄”。定植的行距一般在30~35厘米,株距25厘米,每畝定植6000~7000株。定植時間可選陰天或下午4時后定植。
4、田間管理
①澆水
在定植后,立即澆定根水,定植后2天后澆施一次稀薄糞水,促進緩苗。
②施肥
緩苗后,施速效氮肥,以后適當減少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在蓮座期前后,要施重肥2~3次,每畝施濃度為30%~40%的腐熟人畜糞3000~40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肥水供應均勻,防止莖部裂口。
③中耕
定植后施肥澆水和降雨容易造成畦面土壤板結,定植緩苗后要結合施肥及時中耕,利于蹲苗,促使根系發(fā)育良好、蓮座葉增多,嫩莖生長健壯而不竄高。
5、防止抽薹
為防止秋萵筍抽薹,在萵筍封行莖部開始膨大時,可用矮壯素葉面噴施2~3次,有效抑制薹的抽長從而增加莖重。生長后期抽薹,可將嫩莖分化出的花薹摘掉,促進莖繼續(xù)生長。
6、采收
秋萵筍可分批移栽,陸續(xù)采收,可在定植后45天以半成株上市,莖葉都可使用。以心葉與外葉平齊或剛現(xiàn)花蕾時為采收時期,以成株上市。
至此,關于萵筍種植方法的介紹就到這里了,農民朋友要想種植出高產的萵筍,方法很重要,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萵筍種植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推薦閱讀:娃娃菜的產地和收獲季節(jié),怎么種植出優(yōu)質娃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