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養(yǎng)殖的方法及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13839人閱讀
鱸魚肉多刺少,很是美味,隨著鱸魚市場需求量增加,很多人都想投身鱸魚養(yǎng)殖中去,那么鱸魚養(yǎng)殖要注意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鱸魚養(yǎng)殖四個要點。
1、清塘培水
有條件的池塘最好經過干塘清淤和曝曬,尤其是多年養(yǎng)殖的舊塘。在放苗前半個月進行一次清塘,每畝施放生石灰50千克或使用20克/立方米漂白粉帶適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經干塘曝曬的,還要每畝使用30千克茶麩打碎浸水全塘潑灑,以徹底清除遺留的兇猛雜魚。消毒后的池塘經濾網納入新鮮水,每畝施放3-5千克“生物肥”培育浮游生物,待水質微綠色或微褐色則可投苗。
2、投苗密度
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份放養(yǎng)經中間培育、已達10厘米的魚種,每畝放養(yǎng)2500尾為好,300天的養(yǎng)殖期畝產量可達1200-1500千克。另外每畝搭配投放100尾鯽魚和30尾花、白鰱,以增加養(yǎng)殖效益。
3、投餌次數
鱸魚比較暴食,應適當控制投餌量,以利于降低成本、減少腸胃病的發(fā)生和水質污染。投餌要做到定時、定點、定量,一般日喂2次,分別在上午7-9時和下午4-6時,日投喂量約為魚體重量的5%。要堅持馴食的習慣,在塘中搭一投餌橋,每次投餌前敲擊餌橋或撥響塘水,使魚群游來搶食,這有利于觀察魚群進食和健康狀況,方便采取應對措施。鱸魚搶食水中懸浮物的餌料,下沉后不再攝食,因此投喂小雜魚應耐心慢慢投喂。
4、水質管理
鱸魚的高密度養(yǎng)殖保持水質清新和溶氧充足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有:
(1)勤換水:特別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換水量要達30%以上。
(2)勤增氧:魚苗期可適當開動增氧機,隨著魚體的長大開動增氧機的次數越趨頻繁,尤其是在高溫天氣和養(yǎng)殖后期,夜晚可投放“顆粒氧”和開動全部增氧機、白天開動全部增氧機,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3)施放微生物制劑: 高密度養(yǎng)殖帶來塘底大量的殘餌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后濃度升高,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尤其是高溫天氣更為嚴重,這是魚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應適當施放生物制劑,使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保持良好水質。
以上就是關于鱸魚養(yǎng)殖注意事項了,這是鱸魚養(yǎng)殖的基本要點,只要基本知識做好了,才能保證鱸魚成活率。關于鱸魚養(yǎng)殖,你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關于鱸魚養(yǎng)殖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