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高產施肥要點
惠農網·農技學堂
15161人閱讀
生姜培土是決定生姜產量及品質的一項重要舉措,培土合適,生姜才能夠生長健壯,達到高產的目的。生姜的根莖在土壤里面生長,要求黑暗及濕潤的生長條件,植株的分枝苗在地下部分形成了根莖,出土部分長成莖稈。那么生姜都有哪些培土方法呢?
1、南方種姜培土方法
一般姜田中的主苗有5%-10%發(fā)生第一批分枝時就可以進行第一次培土,培土高5-6厘米。第一次培土的時候不宜培得過高,培得過高的話第一批分枝苗的姜球細長,會使第二批分枝苗的節(jié)位升高。
第二次培土時畦溝就沒有足夠的土壤,以后發(fā)生分枝菌的姜球很容易露出畦面土壤。當主苗有2-3個分枝,第二批分枝苗未破土之前的時候,可以進行第二次培土,這次培土要求要培得高一些,把土壤到畦中央的植株莖稈基部。培土的時候,要用畦溝底的土壤,不可以用畦邊緣的土壤,以免植株的姜球露出畦溝。
第二次培土的時候每條畦溝的深淺要均勻,這樣便于夏季高溫灌淺水時能夠溝溝有水。當?shù)诙闻嗤習r遇到高溫,溫度超過35度,土壤干燥的話,可以先對姜田灌水,不能灌水的姜田可以用機械噴水,讓土壤濕潤后再進行培土。在高溫土壤干燥時培土,培土時造成斷根,植株抗高溫能力下降,會導致其他病害發(fā)生。
2、坡地種姜培土方法
在坡地上種姜,培土時要用壟上方的土壤來培土。第一次培土高6-10厘米,并把土培到壟外圍,使壟外圍的土壤比壟內稍高。如果第一次培土不把土壤培到壟外圍,待第二次培土時由于植株分枝苗增多,要把土壤培到壟外圍就很困難。
第一次培土后1個月左右,待植株分枝苗增多,分枝苗姜球長出根,吸肥增強以后就可以進行第二次培土。這次培土,要根據(jù)植株的長勢來決定墻土的高度。植株莖稈高大、生長旺盛的坡地,培高10-12厘米,植株莖稈矮,長勢弱的培高6-8厘米。經2次培土后植株根莖長15-20厘米為宜。
有的農戶,在生姜整個生育期只培一次土,一次性培高20厘米以上。由于培土時姜苗生長幼嫩,姜根在較深的土壤里呼吸強度弱,生長不良,植株長勢弱,其根莖又瘦又長,大姜的商品性較低。
3、平地種姜培土方法
在平地里采用開溝種植的姜,培土時可用溝兩旁的土壤來培土。經2次培土后就可以把溝變成壟,其他方法跟坡地培土相同。
以上就是生姜種植時培土的三種方法,生姜根莖的長短受到培土高低的影響,培土高,根莖細而長;培土低,根莖短而肥大。整個生育期不培土,則根莖在土壤表面呈不規(guī)則排列,根莖露出土壤部分表皮呈綠色,姜塊細小。
關于生姜培土的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推薦閱讀:生姜姜瘟病怎么辦?這七大預防措施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