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半夏種植管理、加工技術及種植效益分析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8882人閱讀
附子又稱川附子、川烏頭、天雄等,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等功效,主治乳房脹育、疝氣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病癥。我國四川、陜西、湖北等省是附子主要種植產(chǎn)區(qū),下面將附子種植管理技術分享如下。
生長習性
附子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喜水肥。以土質深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栽培較好。重粘土和鹽堿地不宜種植。
選地整地
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精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鈣50公斤。然后作畦等候播種。
繁殖方法
附子用根莖繁殖。播種期以秋播為主也可春播。秋播在霜降前后;春播在清明前后。播前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側生塊根作為種栽。然后按行株距20×15厘米,將附子種栽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澆水保墑以利成活。每畝播種量50公斤。
田間管理
附子齊苗后注意中耕除草。若規(guī)模種植應于苗前采用藥田除草劑進行土壤處理,可有效防除各種雜草。干旱天氣及時澆水,陰雨天氣注意排水。伏天天中午忌澆水。立秋前后應追肥一次: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氫鉀10公斤。
病蟲害防治
霜霉病和葉枯病,可在發(fā)病前用1:1:100波爾多液防治,或于發(fā)病初期用40%多菌靈膠懸劑400倍液噴霧防治。每星期噴霧一次連噴三次。白粉病,可于病初期用粉寧銹防治。蛀心蟲用辛硫磷防治。
采收加工
秋栽附子于第二年的大暑前后選晴天采挖。將挖出的附子地下根莖,剪去須根即為鮮附子。將母根切下即為川烏。鮮附子采收后應在24小時內(nèi)進行加工炮制。常采用將50公斤鮮附子用膽水25公斤(氯化鎂水)浸泡7天,撈出放入鍋內(nèi)煮半小時,透心后撈出放清水中浸一夜,刮褐色外皮,再放清水中泡一夜。取出用刀片順切成5厘米厚的薄片,然后放入蒸籠內(nèi)蒸9小時至片有光澤發(fā)亮為止。曬半天用硫磺熏蒸后即為白附片。也可根據(jù)不同需要加工成黑附子、鹽附片等。
價格行情
目前貨源充足,以正常消化為主,行情在近段時間波動不大,現(xiàn)附子價格清水黑順片在25元左右,清水白順片38元左右。
以上是中藥材附子種植管理技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農(nóng)技知識請關注惠農(nóng)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