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產用種子時,新種子VS陳種子哪種種子好?
惠農網·農技學堂
4511人閱讀
蔬菜死棵怎么辦?大多數菜農都知道防治死棵最好的方法是灌根操作了。用灌根處理來防止病菌到處傳染,引起再發(fā)病。但是你真的會灌根嗎?灌根有哪些注意事項?
有農戶灌了幾次藥后發(fā)現,死棵得不到緩解,還是會有新的死棵現象出現。實際上死棵的防治效果與多方面因素都有關,如使用的藥劑、病害本身的特性、土壤問題,以及灌根操作等。灌根時沒有考慮到使用的條件和時機問題,發(fā)現死棵就灌藥,這樣一般看不出什么效果!
一注意灌根時間
“重在預防與保護,輕在防治”
一般可在定植緩苗過后,或定植后7~10天左右進行一次灌根;或在發(fā)現零星死棵現象時,重點灌藥處理病株周圍的植株,有條件的最好把全部的植株主意灌一遍。
二注意用好灌根藥劑
“廣譜性藥劑用來預防,針對性藥劑用來保護,細菌藥配合用“
對于選藥:
做預防時,可選用含百菌清、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甲霜靈等+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
零星發(fā)病做保護時,針對不同病害,選擇對應藥劑。
對于青枯病發(fā)病地塊:可以選用氫氧化銅、或春雷王銅復配、或噻唑鋅與噻菌銅復配、或青枯立克等。
對于枯萎病發(fā)病地塊:可以選用敵磺鈉、或惡霉靈、或苯菌靈+福美雙等。
對于黃萎病發(fā)病地塊:可以選用苯菌靈、或甲基硫菌靈+敵磺鈉、或惡霉·福美雙等。
對于茄子和辣椒根腐病發(fā)病地塊:可以選用苯醚甲環(huán)唑+代森錳鋅,或二氯異氰脲酸+福美雙,或氯溴異氰尿酸+克菌丹等。
對于番茄疫霉根腐病發(fā)病地塊:可以選用雙炔酰菌胺,或氟啶胺,或霜脲·錳鋅等。
對于藥物的溶解性和內吸性:
一般溶解性、內吸性都很差的農藥制劑就不應用來灌根,如粉劑、可濕性粉劑、懸浮劑要少用或不用。
對于灌藥量或藥濃度:
灌藥量要根據土壤的干濕情況來變化。如土濕每株灌藥水100克;土干每株灌藥水0.25-0.5公斤左右。
灌藥濃度要在保證對作物有安全性保障的原則上適量提高一些,一般灌根藥劑的稀釋倍數為葉面噴霧藥劑推薦稀釋倍數的一半左右。
三注意灌根時土壤干濕問題
“土干,吸得快;土濕,會稀釋”
土壤的干濕程度會直接影響到藥液在土里的發(fā)揮。
土太干,會比較容易吸收藥液,在灌藥量太大的情況下,藥液一下子就被吸收,擴展不開,殺菌能力就比較弱;
土太濕,會對藥液產生稀釋作用,降低防效;合適的土壤濕度(抓一把土握住,在手里松開,成團,掉到地上會散開為好)可以使藥液發(fā)揮比較好的效果。
四注意灌根時澆水問題
“灌在澆水前,不灌在澆水后”
灌根前不宜進行澆水的原因:
在作物已經發(fā)病情況下,若澆水,會有助于病菌隨著流水傳播,危害其他健康植株;
澆水后容易導致土壤透氣性下降,根部缺氧,產生漚根,抗逆性降低,使病原菌更容易浸染;
另外,澆水后再灌根,會導致藥液很難下滲,用藥過多還容易使土壤透氣性更差,易造成作物漚根,加劇死棵發(fā)生。
如果已經澆了水,那就得在5-7天以后再進行灌藥。
灌根后不宜立即澆水的原因:
立即澆水的話,會導致灌下去的藥液被稀釋,殺菌防病的效果會降低。
一般在灌藥后7-10天左右才能澆水。
五注意灌根時施肥問題
“適當配合生根劑,避開菌肥使用期”
在使用殺菌劑灌根的時候可適當加上培土壯根的肥,比如含氨基酸、腐殖酸類的肥料。
對于已經在使用菌肥的菜地,在預防死棵時盡量少用殺菌劑,以免將菌肥中的生物菌殺死,降低菌肥的功效,但是如果田間發(fā)現有發(fā)病植株時,在綜合考慮下,建議不考慮菌肥,趕緊使用殺菌劑灌根,以免因小失大。
關于蔬菜灌根的五大要點今天就總結完了,請各位有需要的菜農朋友多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