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蕓豆的種植技術(shù)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3645人閱讀
蕓豆,是一種可以食用的豆科植物。學名菜豆,俗稱二季豆或四季豆。嫩莢或種子可作鮮菜,也可加工制罐、腌漬、冷凍與干制。蕓豆是很多人非常喜歡吃的一種夏季常蔬,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春季蕓豆種植時間和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春季蕓豆種植時間
春季種植蕓豆的時間主要取決于當?shù)氐臍夂驐l件,特別是氣溫和土壤溫度。蕓豆是一種喜溫植物,對溫度要求較高。春季種植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此時氣溫逐漸升高,土壤溫度穩(wěn)定在10℃以上,有利于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
在南方地區(qū),氣溫回升較快,可以稍早種植,一般在3月下旬;在北方地區(qū),氣溫回升較慢,可以適當推遲種植時間,一般在4月中旬。
二、春季蕓豆種植方法
1、選址
選擇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質(zhì)壤土或壤土,pH值在6.0-7.0之間較為適宜。避免選擇低洼地和易積水的地方,以減少病害的發(fā)生。
2、土地準備
在種植前,土地應進行深耕,深度約20-30厘米,以改善土壤通氣性和排水性。深耕后,每畝施用腐熟的農(nóng)家肥2000-3000公斤,與土壤充分混合。此外,可施用過磷酸鈣50公斤,促進根系發(fā)育。整平土地,開好排水溝,確保雨季排水暢通。
3、種子處理
選擇飽滿、無病蟲害的蕓豆種子。常見的品種有“中蕓1號”“中蕓2號”等。用清水浸泡種子4-6小時,然后用濕布包裹,放在溫暖處催芽。種子一般在3-5天后開始發(fā)芽。也可以直接播種,但催芽可以提高種子的萌發(fā)率和整齊度。
4、播種方式
播種方式有條播、穴播和移栽等。條播時,行距為50-60厘米,溝深3-5厘米,株距為10-15厘米;穴播時,行距為50-60厘米,株距為30-40厘米,每穴播種3-4粒種子。播種深度一般為3-4厘米。每畝播種量一般為5-6公斤,具體用量根據(jù)種子大小和品種而定。
5、澆水
蕓豆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但不耐水澇。播種后要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在干旱季節(jié),要及時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積水。
6、施肥
定植時每穴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2-3公斤,與土壤充分混合。生長期間,追肥2-3次。苗期施一次速效氮肥,促進幼苗生長;開花期施一次復合肥,促進花果發(fā)育;結(jié)果期施一次磷鉀肥,促進果實成熟。
7、中耕除草
定期進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減少雜草競爭。中耕深度一般為5-10厘米,避免損傷蕓豆根系。
以上就是春季蕓豆種植時間和方法的介紹,蕓豆的收獲時間一般在種植后50-60天,當豆莢飽滿,顏色由深綠色變?yōu)闇\綠色時,即可采收。
關(guān)于春季蕓豆種植時間和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