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黃藥材種植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3025人閱讀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其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及東北、華北等地區(qū),具有較好的種植前景。那么半夏種植技術(shù)及畝收益是怎樣?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半夏種植畝收益
半夏的市場價格波動在30-80元/斤,畝產(chǎn)量根據(jù)管理水平和土壤條件不同,一般在150-250公斤干品。以市場價格40元/公斤計算,每畝地的毛收益大約在6000元到10000元之間。減去土地租金、種苗購買、肥料、農(nóng)藥、人工費用等成本,基本上畝收益也有個幾千塊左右,行情好的時候,每畝利潤也是可以破萬的。
半夏種植技術(shù)
1、選地整地
種植半夏以選富含腐殖質(zhì)的沙質(zhì)壤土為宜。整地前,每畝施腐熟的圈肥或土雜肥2500-40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混合堆漚后做基肥,深翻20厘米深,耙細整平,做1.2米寬的高畦或平畦。
2、繁殖方法
(1)塊莖繁殖:于每年6、8、10月倒苗后挖取塊莖,選橫徑0.5-10cm、健壯無病蟲的中、小塊莖(小種莖更佳)作種。拌以細砂土,貯于通風陰涼處,冬或春取出栽種。
(2)珠芽繁殖:夏秋間利用葉柄下的珠芽進行條栽,行距10~16cm,株距6-10cm,每穴放3-5個珠芽。覆土厚1.6cm,施混合肥以促進生長和增產(chǎn)。
(3)種子繁殖:當佛焰苞枯萎倒下時,就可以及時采收,取出的種子放在濕砂中貯藏。第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擇南向溫暖的地方,整地作畦,按行距10-12厘米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播入后覆蓋泥土。
3、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涵蓋中耕除草、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中耕除草需頻繁檢查,及時手拔雜草,輔以淺耕(2-3cm)并培土保護根系。水肥管理上,除基肥外,生長期還需多次追肥,并根據(jù)生長階段調(diào)整肥料種類與量,同時確保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病蟲害防治方面,需關(guān)注葉斑病、塊莖腐爛病、病毒病及紅天蛾等,一旦發(fā)現(xiàn)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4、采收加工
一般于夏、秋莖葉枯萎倒苗后采挖。挖出后用筐裝好,趁鮮洗凈泥沙,放入麻袋中撞去外皮,然后再倒出來,用清水洗凈外皮,撈出來曬干即為生半夏。
總的來說,半夏一畝地的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當然這也和科學的種植技術(shù)密不可分。只有做好各項種植管理工作,提供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才能保障其收益的穩(wěn)定。
關(guān)于半夏種植技術(shù)及畝收益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