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26438人閱讀
雞骨草是一種護肝養(yǎng)肝的中草涼藥,也是一種經濟型農作物,屬藤狀小灌木型多年生植物,根部生長發(fā)達,縱橫交錯,深扎土壤中,雞骨草喜歡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耐干旱,對土壤適應性強,生長較粗放,主要產區(qū)在廣東、廣西、福建等省份皆有種植。那么雞骨草在幾月份種植?怎么種?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雞骨草在幾月份種植
雞骨草不耐寒,春天播種要選擇在清明之后,也就是4月份的上中旬,此時南方的天氣已逐漸回暖,播種下去的種子在適宜的溫度下才能出苗勻、有利于后期工作進度得以良好發(fā)展。
二、雞骨草怎么種
種植雞骨草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育苗移栽,一種是直接撒播于壟行間。育苗移栽人工大,在瑩姐的家鄉(xiāng),村里人多數是整壟開行撒播,這種方法較簡便,省人工。
(一)選好地塊
雞骨草種植較粗放,對土壤適應性廣,可以在山上種植也可以水田種植。由于雞骨草是多年生植物,根系發(fā)達,可選擇松散透氣的沙壤土來種植。
畦平地塊,起壟開行,壟溝寬20厘米,壟高30厘米,壟面寬約為50厘米,開行間距約為15厘米。
注意:水田種植最好選擇排灌兩便的地塊,因為雞骨草耐旱怕澇,在它的生長發(fā)育期間,若水分較多,浸漬根部會引起根腐病,攀藤上架期間,葉子生長濃密,易染葉枯病。
(二)撒施基肥、播種
雞骨草喜肥耐肥,由于它的根系發(fā)達,吸收的肥量比其他作物要多。開好行后,把基肥撒于行間再播種;每畝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000千克。
種植雞骨草每畝需要的草籽約3.5~4斤左右,選好播種的時間,在播種之前先把草籽曬一曬,有殺菌的作用。由于雞骨草的草籽外皮硬而厚,自然播種的話出芽率會受到影響,在瑩姐的老家,播種前會把草籽放在水泥地上用腳搓幾下,這樣做有利于草籽吸收水分,容易發(fā)芽,種多少就搓多少哦(不用擔心會搓壞,我們哪的鄉(xiāng)親們都是這樣做的。),播種后覆*。
用黑色薄膜覆蓋壟面,防止雜草叢生。5~7天后,戳穿薄膜,讓草苗自然長出。
(三)田間管理
間苗:雞骨草的植株雖不大,但后期上架后藤蔓分杈多,要做到疏補密間,保持苗群通風,防止因過密引起的高腳苗和爛根。
纏草:雞骨草苗長到30厘米高時就要上架引蔓,也叫纏草。在瑩姐的家鄉(xiāng)我們用的是支竹搭人字架,在行間扦插,再用一根稻草把雞骨草的藤蔓綁于支竹上。在雞骨草的整個生長過程中,纏草是個細活,也是慢活,因為雞骨草的藤蔓不會自然攀附架子,需要人工纏繞后才會順著支竹攀爬生長,纏草的時間陸陸續(xù)續(xù)大概要四個月的時間。
施肥:雞骨草的生長周期長,其又喜肥耐肥,所需肥料以尿素居多,因為雞骨草喜肥,所以撒施肥料的次數要根據雞骨草的生長情況而定,苗期每畝用尿肥5~10斤撒施;藤蔓引上架后,為促使根部長出更多的分杈,建議追施一次尿素,后期根據雞骨草的藤蔓生長多少來陸續(xù)追肥。注意:給雞骨草施肥時建議在雨后或正在下住小雨時施肥,肥料在雨水中快速溶解浸入土壤中有利雞骨草根部吸收。
水分:雞骨草耐旱,需水又怕水,種植在大田的尤為要注意排澇;水分過多,經常浸潤根部會使根須缺氧,呼吸不暢通,導致根部腐爛,影響地上部分的生長。缺水,又會導致雞骨草的根上部分杈的減少,影響產量;保持土壤濕潤,見干見濕,才能進雞骨草的生長。
病蟲害:雞骨草的常見病害有根腐病、葉枯病,常見蟲害是蚜蟲,因為雞骨草是中藥,所以不推薦化學防治。以預防為主,撒施草木灰則可以達到防治效果。
以上就是雞骨草的種植要點,雞骨草可一年收獲也可多年收獲,多年收獲就是把上部割掉留下根部,等到來年春暖花開時,雞骨草的根部就會發(fā)芽生長,像這種的就叫一年根,依次類推,可以種植三年~四年左右。
關于雞骨草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