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地區(qū)太子參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671人閱讀
太子參是石竹科植物孩兒參干燥的塊根,是一種常見的中藥,作為人參乃至西洋參的代用品,太子參在市場上也是很受青睞的,因此種植前景也是相當不錯。那么其種植時間和方法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下吧。
1、種植時間
太子參一般于秋冬季節(jié)種植為宜,時間在10月-11月前后。時間別拖太久了,播種過遲的話,種參會因氣溫的下降而開始萌芽,栽時易碰傷芽頭,影響出苗。
2、種植方法
自然落地,收獲參后,整平畦面,待翌年出苗后管理;或收參后,刮取畦面土層,撒于其他地塊;或采集種子,當即播種于整好的畦面上;或與濕潤的細沙拌勻貯藏,經(jīng)低溫處理后播種。
3、選地種植
在丘陵坡地或地勢較高地段的緩坡旱地種植,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或壤土為宜。在早秋作物收獲后,深翻25-30厘米,最好翻2次,土越細越好。結合翻耕,施肥基肥以待種植。
4、田間管理
(1)松土除草:齊苗后進行1次淺松土,結合除草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糞水,每公頃15000-22500千克,以促幼苗生長健壯。以后見草就拔除,保持田間無雜草。
(2)追肥要點:通常施足基肥可不追肥。根據(jù)葉色和苗情追肥,莖葉現(xiàn)黃可追肥1-2次。3月中旬齊苗期,每畝撒施硫酸鉀復合肥10-30公斤加尿素約15公斤。4月上旬塊根膨大期,視苗情而定,追肥不超過4月底。
(3)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的病蟲害有病毒病、葉枯病、蠐螬、小地老虎等。
5、適時采收
當大部分植株枯黃倒苗后,除留種地外,應立即采挖,若延遲不收,遇雨水多時,易造成腐爛。收獲時,先除去莖葉,后控取塊根,注意不要碰傷勞頭,保持參體完整。
6、冷庫貯藏
太子參應貯藏于干燥、通風、低溫的環(huán)境中,注意防潮、防蟲、防腐等,一般貯藏于冷庫為宜。
?
總的來說,種植太子參還是很有前景的,平均每畝可產(chǎn)干貨100-150公斤左右。但要想獲得高產(chǎn),獲得高收益,種植時間和方法就一定要熟練掌握好。
關于太子參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