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菜一般農(nóng)歷幾月份播種?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537人閱讀
包菜又叫甘藍、洋白菜、蓮花白、卷心菜,是世界上栽培歷史最久,面積最大的蔬菜之一,包菜具有適應性強、高產(chǎn)、抗病、吃味好、栽培容易,是解決淡季的主要葉菜。包菜分春包菜栽培和秋天包菜栽培。
一、品種選擇
為了能提早供應市場,又避免早期抽苔現(xiàn)象,春包菜要選擇冬性強而早熟的品種栽培,如上海牛心、黃苗京豐甘藍等品種栽培比較適宜。秋包菜的生長期正是夏季,因此要選擇耐熱而生長期較長的品種栽培,如黑葉小平頭、夏光、魯甘一號等品種。
二、播種期
一般包菜播種越早,越冬的植株生長發(fā)育越快,早期的抽苔率就高。為了防止形成大苗越冬,必須嚴格控制播種期,一般10月下旬到11月上中旬播種。
秋包菜播種期一般在6月份前后播種。
三、苗期管理
在播種前選擇肥沃疏松的*塊做苗床,翻犁整細耙平,施放腐熟的農(nóng)家肥與床*充分混合,澆透床水進行播種,播種后覆蓋稻草,保持床*濕潤,保證出苗。秧苗出*后適當控制澆水,防止徒長,培育壯苗。在冬季溫暖,干燥的年份,為防止秧苗生長過快,發(fā)生早期抽苔,除了控制肥水施用外,可以采取假植的辦法進行適蹲苗,使生長緩慢,把幼苗的生長控制在感受春化的生理苗齡以下,形成安全苗齡。
四、整地施肥
實行輪作,選擇前茬沒有種植過十字花科作物的第塊,深耕20—25厘米,作寬大約1米的高畦,畝施農(nóng)家肥大約4000公斤和磷肥25—30公斤作基肥。采用窩施,充分與土壤混合均勻后就可以定植。
五、定植
春包菜一般在播種后35天左右就可以定植。秋包菜40天左右,具有6—7片葉時就可以定植,定植密度為,早熟品種行距30—40厘米,株距30—40厘米,中熟品種行株距各為50—60厘米。
六、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從定植到結(jié)球中期,共增肥大約5次。
①定植新根發(fā)生時一稀薄糞尿為主追“提苗肥”。
②蓮座葉生長初期追施稀薄糞肥配合尿素等。
③蓮座葉生長盛期追施較濃的糞肥配合氮、磷化肥,還可以增施草木灰。
④結(jié)球前期追施糞肥與鉀肥、磷肥。
⑤結(jié)球中期追施一次糞肥。
追肥結(jié)合澆水,使土壤保持濕潤,雨后及時排水。葉球停止生長后不再澆水。
2、中耕除草,雨后或者澆水后中耕可以防土壤板結(jié),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但是必須除草。
3、病蟲害防治
①霜霉病,受害葉面出現(xiàn)淡黃色病斑,因受到葉脈限制而呈多角形或者圓形,葉背出現(xiàn)白色霜霉。
選用抗病品種種植減輕霜霉病的發(fā)病。
培育壯苗是關(guān)鍵,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整地時要施足底肥,并且要增施磷、鉀肥,合理追肥淋水,及時中耕除草,搭架整枝,降低田間濕度。
在發(fā)病初期噴灑50%代森鋅800—1000倍溶液,或者采用40%霜疫靈400倍溶液連續(xù)噴灑2—3次。
②軟腐病,多在結(jié)球期受害,莖基部或者葉球內(nèi)部發(fā)生水浸狀軟腐,溢出污白色菌濃并具有臭味,外葉萎焉,葉球外露,最后全株腐爛致死。
選用抗病品種種植。高畦栽培,以利排水,降低土壤濕度,可以控制病菌的傳播和繁殖。發(fā)病初期可以用200—250單位農(nóng)藥、用鏈霉素,或者50%代森銨800倍溶液噴霧治療。發(fā)現(xiàn)病株,要及時拔除,深埋,并且在病穴年撒施石灰消毒。
③病毒病,受害后,苗期葉脈透明并沿葉脈腿綠,葉皺縮,葉脈上產(chǎn)生褐色壞死斑。成株葉變硬呈黃綠色相間的花葉,植株皺縮矮化、畸形。不結(jié)球或者結(jié)球松散。
選用抗病品種。實行2年以上輪作,消滅蚜蟲。發(fā)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者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或者83增抗劑100倍液等每隔10天治一次,連續(xù)2—3次。
④蚜蟲,蚜蟲在整個生育期間,都可以危害莖和葉,并且容易傳染病毒。防治方法:可以用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灑。
⑤鉆心蟲,用50%敵敵畏乳油,90%敵百蟲乳油1000倍,20%殺滅菊速滅殺丁3000—4000倍,2.5%敵殺死6000—7000倍液,連續(xù)噴灑2—3次,效果比較好。
包菜生長周期相對較長,在整個生長時期,首先就要培育壯苗,以便移栽定植。之后要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特別是蟲害的防治,消滅蟲害,減少相關(guān)病害的傳播。大家也要注意,保持種植地的土壤干濕狀況。包菜在移栽定植后50~70天后,就可以收獲。
關(guān)于包菜種植技術(sh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