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苗的種植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30177人閱讀
黑豆也屬于大豆的一種,因為顏色是黑色,所以也叫做黑大豆,黑豆富含豐富的氨基酸,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一種食物,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農村,很多人都會種植黑大豆,想要種植好黑大豆,其實還是有技巧的,黑豆對于生長發(fā)育和外界環(huán)境都是有要求的,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在農村如何種植好黑大豆。
一、田塊選擇和育肥土壤
黑大豆田塊選擇最好選上茬沒有種過大豆類作物的地塊。因為重茬種植病蟲害較多、養(yǎng)分欠缺、有毒物質累積造成品質下降和影響產量。種植黑大豆的土壤要疏松肥沃、平整、排灌方便,播種前耕翻土壤,挖溝筑畦,平整地面,破碎殘茬,消滅雜草,每畝地施用30公斤復合肥或者500公斤有機肥做底肥。
二、種子選擇和處理
黑大豆是短日性強的作物,品種適應性比較窄,所以選擇適應本地區(qū)生長的優(yōu)良品種可為黑大豆的豐收奠定良好的基礎。播種前曬種1~2天,可以增進種子酶類活性、提高透性和胚芽的活力,可以增強發(fā)芽優(yōu)勢和發(fā)芽率。用藥劑拌種常采用滅菌劑,滅菌主要是將種子表面的細菌殺死,以便播種后在種子周圍形成防止病菌入侵保護帶,減少種子病菌感染,常用的滅菌劑有水溶性百菌靈。
三、播種出苗
適時播種時是爭取黑豆全年獲得高產的一項重要措施,黑大豆的播種主要依據溫度、無霜期、土壤、水分以及茬口布局來進行,不同地區(qū),不同生產條件播種期不一樣。大豆出苗一般日平均溫度要求在12攝氏度以上,利用地膜覆蓋和大棚可解決早春播種和冬季播種的出苗生長問題,黑大豆播種一般采用條播的方法進行。
四、田間管理
黑大豆與普通大豆一樣為中耕作物,整個生長期中耕2~3次。即時間苗、定苗是保障壯苗的重要措,間苗宜早不宜遲,早間苗容易形成壯苗,特別有利于形成根系發(fā)育。豆苗有三個葉片展開后就進行鑒苗,定苗在復葉出現后進行。
苗期追肥要根據豆苗的長勢而定,若土壤肥力高,播種前已使用過底肥,若不再施肥,可造成莖葉瘋長,不利于根瘤行成,容易倒伏,造成減產。只有在土壤肥力差,養(yǎng)分不足的情況下,苗細、葉色暗談偏黃、葉片窄狹、莖葉生長緩慢時,可以適當進行苗期追肥,追肥可用有機肥或者氮磷鉀復合肥。苗期施肥通常在分枝期或者是初花期進行,對于植株高大的黑大豆。在長出4~5片復葉時,摘除心葉,可促進分枝,防止后期倒伏。澆水要根據田間干溫度進行,見干見溫,有積水及時排灌。
五、病蟲害防治
危害黑大豆的蟲害和病害較多,黑大豆從播種到收獲大概需要180天,在生長過程中,根、莖、葉、花都會受害,對于病蟲害要提前預測、預防和及時用藥防治。北方地種植黑豆常見的病蟲害有大豆食心蟲、灰斑病、花葉病等;南方地區(qū)主要是以豆莢螟、蚜蟲、花葉病毒病、銹病為主。
各地區(qū)應根據不同的病蟲害,選擇不同的藥劑進行防治,一定要選無公害、無殘留的農藥。常用的藥劑有吡蟲啉、鎳氫菊酯、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用藥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方法進行。
六、適時收獲
當豆葉逐漸變黃、開始脫落時,黑豆進入黃熟期,在黑豆黃熟期葉片完全脫落之后,剝開豆莢,發(fā)現豆粒由紫變黑,此時是收獲的最佳時期。收獲過早,籽粒未完全變黑,脫粒困難會豆籽千粒重不足而減產。收獲過晚,豆粒會自動脫落,散落一地,造成浪費。
以上就是種植黑豆的方法了,掌握這些方法能夠讓黑豆高產,一般黑豆都會用來燉湯喝,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有很多功效,所以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種植戶可以根據當地自然條件選擇黑豆品種,然后獲得高產。
關于在農村如何種植好黑大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