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種植與栽培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13017人閱讀
隨著用于香菇栽培木材原料的減少,袋料成了香菇栽培的主流技術。其栽培形式多樣,主要是根據培養(yǎng)條件,培養(yǎng)材料,培養(yǎng)容器的不同而設計,近幾年在各香菇產地發(fā)展十分迅速。那么,袋料香菇栽培哪種模式好?需要注意哪些管理要點?一起來了解下吧。
袋料香菇栽培哪種模式好?
袋料香菇栽培常見的有三種模式:大袋模式、中袋模式和小袋模式。
1、大袋模式栽培的優(yōu)勢在于容量大、節(jié)省空間、培養(yǎng)原料適應幅度大等,并且用于秋栽和秸稈類原料栽培的菌棒收縮的后期出菇管理效果有利于提高后期產量。不過,大袋栽培的發(fā)菌過程需要考慮越夏高溫“燒袋”問題。
2、小袋模式栽培有利于偏高溫度地區(qū)的栽培模式選擇。需要注意的重要問題是小袋模式栽培直徑小,保水效果差,容易失水,不適用于干燥區(qū)域出菇管理。
3、中袋模式栽培介于以上兩種模式之間,適用于亞熱帶、偏低溫度區(qū)域生產管理。
袋料香菇栽培需注意的管理要點
1、備料
一般每生產1000袋(15cm×55cm)香菇應備足下列原輔材料:雜木屑800公斤(干木屑)或1250公斤(濕木屑),麥麩150-175公斤,糖9-10公斤,石膏粉12.5公斤,過磷酸鈣0.5公斤, 香菇營養(yǎng)素2包。
2、裝袋
選擇不同型號的塑料筒料,截成長50-55厘米的袋子,裝料前先將一端用線扎口,用火融封。培養(yǎng)料配制好后,要在當天裝完滅菌,裝袋不論手工還是機械分裝,都要求裝緊實。
3、滅菌
裝袋結束,隨即將料筒細心搬入常壓滅菌鍋(灶)內,呈疊堆式緊密排列。然后進行常壓滅菌,常壓蒸氣滅菌,灶內溫度100℃,連續(xù)保持20小時,確保滅菌徹底。
4、冷卻
滅菌后的菌袋及時搬進冷卻室內,按井字形4袋交叉排疊,讓袋溫散熱冷卻,待袋內溫度下降到28℃時方可轉入接種工序。
5、接種培養(yǎng)
接種時用接種刀挖去菌種表層菌膜,并挖除上層老菌絲,用接種器從菌種瓶內取菌種,迅速地通過酒精燈火焰,移入接種穴內培養(yǎng)。
6、脫袋排場
經過發(fā)菌室適溫培育60-70天可以脫袋,脫袋最好在氣溫22℃以下,無風的晴天或陰天進行。雨天刮風、氣溫高于25℃以上不宜脫袋。如袋內菇出現腐爛,應刮去袋內菇及腐爛的部位,并用多菌靈涂擦刮口,再用透明膠封住破口部位。
總的來說,袋料香菇栽培是目前栽培香菇的主要方式,其經濟效益優(yōu)勢明顯,想要嘗試種植的朋友,則一定要掌握好其相關技術要點才行。
關于袋料香菇栽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