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些癥狀下的小麥,先別打除草劑!
惠農網·農技學堂
13826人閱讀
小麥想要高產,施肥是最關鍵的,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不同時期對肥料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在這里,小編總結了三大階段的施肥技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巧施基肥
基肥對小麥幼苗早發(fā)、冬前壯苗、增加有效分蘗是不可缺少的,充足的基肥是壯稈、大穗、增加粒重的前提。由于當前很多地區(qū)采取秸稈還田,為減小秸稈腐爛會吸收氮素對小麥需氮的影響,因此底肥中的氮素應足夠多。一般可每畝施農家肥1噸,硫酸二胺2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鉀25千克。
(1)對于缺乏澆水條件,但質地偏黏、保肥性強的麥田,可將全部肥料一次施作基肥。即將全量的農家肥、2/3的氮磷鉀化肥撒在地表再深耕,耕后將剩余的肥料撒施垡頭上,再隨即耙入土壤中。這樣可使整個耕作層都能混有肥料,有利于前期形成壯苗,還能預防小麥后期脫肥早衰。
(2)對于沙土、水澆地麥田,因這類農田的保肥性較差,農戶可分次施肥,前期重施基肥,中期巧施追肥。即把全部的農家肥、磷鉀肥和2/3的氮肥作為基肥,將剩余的氮肥作為追肥。
2、合理追肥
在小麥種植過程中,適時巧施追肥是小麥高產的重要措施。俗話說“年外不如年里”,追肥的時間宜早,多在冬前追施。但在追施肥料的時候,很多農戶習慣于多追施氮肥,常忽略追施磷鉀肥料。
(1)對于鉀素不足的麥田,可在冬前撒施150千克左右的草木灰。
(2)如果麥田供肥充足,則切忌過量追施氮肥,而且追肥時間不宜偏晚,避免引起貪青晚熟減產。
3、葉面噴肥
葉面噴肥,是小麥后期營養(yǎng)不足的有效補肥方法。麥田后期追肥不便,而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隨著生育期的推進而日趨降低。因此,若小麥生育后期必須追施肥,可進行葉面噴施肥水。
(1)在小麥抽穗期,可以噴施2%-3%的尿素溶液,或噴施0.3%-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不僅能增加麥穗粒重,還能提高籽粒的蛋白質含量。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溶液的噴施量為每畝50-60千克。
(2)在小麥的苗期和抽穗以后,每畝噴施50千克濃度0.1%的鋅肥,可噴施1-2次。
(3)在小麥的孕穗期可每畝噴施50千克濃度0.1%的硼肥一次;在拔節(jié)期、揚花期各噴施一次50千克濃度0.1%的錳肥。注意,最好選擇在無風的下午4點后進行,避免水分快速蒸發(fā),從而降低肥效。
以上就是小麥施肥的三大要點,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施肥是最關鍵的,很多農戶都不太注意施肥這一方面,導致后期小麥生長不良。所以農戶們一定要重視施肥,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關于小麥施肥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