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大講堂第217期】學習貫徹新修訂《科普法》切實履行新時代科普責任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7752人閱讀
閩甜豌1號是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等單位以“athos×臺中 13”雜交選育的半蔓生甜豌豆新品種。2014-2017年引進福建省長汀縣中稻區(qū)試種,一般每畝地青莢 750~1000kg,產(chǎn)量穩(wěn)定,采收期較集中,逐步成為長汀縣山區(qū)農(nóng)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種植作物之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閩甜豌1號特征特性、栽培技術(shù)、病蟲害防治措施。
1 特征特性
閩甜豌1號從播種到初花 60~65 天,,從開花到采收 15~20 天,播種到始收生育期 80 天左右。
豌豆豆莢扁圓形,單莢重 6.5g左右,每莢含籽粒 4~6 粒,豆莢清香、味甜、食味品質(zhì)佳。
在福建省冬季適宜播種時間為10-11月,一般每畝地產(chǎn)青莢 800~1000kg,產(chǎn)量穩(wěn)定,采收期較集中。
2 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2.1 土壤要求與選擇
選擇土質(zhì)疏松、地力肥沃、排灌方便、中性至微酸性地塊種植。
2.2 合理確定播種期
播種適宜為10-11月。
2.3 整地施肥
前茬收獲后,每畝地施用硼 砂 2~2.5kg、 石 灰80~100kg進行全田撒施,然后用起壟機按1.0~1.1m機耕起壟,開中心溝施入基肥。
2.4 播種
2.4.1 播種前種子處理:每1kg種子用35%丁硫克百威干粉劑16g拌種。
2.4.2 播種量:每畝地用種量 3~3.5kg。
2.4.3 播種方法:采用雙行穴播,穴距 10~15cm,行距15~20cm,每畝地播 5000~6000 穴,每穴播 1~2 粒,用細碎本田土蓋種 2cm。播后用 90%乙草胺乳油 1000 倍液噴霧畦面,抑制雜草生長。
2.5 田間管理
2.5.1 水分管理:保持畦土濕潤,遇旱可灌“跑馬水”;大雨來臨前,提前清溝排水防漬。
2.5.2 搭架綁蔓:當苗高 10~15cm 時將竹枝在兩行中間,每隔 3m 左右插 1 根 2m 長左右的木棍或竹尾,增強竹枝的支撐力,以后當蔓每伸長 30cm用塑料繩纏綁 1 次。
2.6 合理施肥
2.6.1 基肥:結(jié)合整畦,在畦中間開溝處每畝地施入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1500~2500kg,或商品有機肥250kg,15︰15︰15 復(fù)合肥10~15kg,硼砂 1.25~1.5kg。
2.6.2 追肥:苗期用 1∶90 倍的尿素液澆施1次提苗肥,間隔10天后再追施1次;現(xiàn)蕾期每畝地用 20︰5︰20 復(fù)合肥 20~30kg穴施;采摘期后,根據(jù)苗長勢,每隔 10~15 天用 20︰5︰20 復(fù)合肥 10~15kg澆施。
2.6.3 根外追肥:結(jié)莢期噴施 0.25%磷酸二氫鉀、1.5%氨基酸液肥,每隔 10 天噴 1 次,促進莢果充實飽滿、順直;開花時,用 0.1%~0.2%硼砂、0.05%鉬酸銨、德國康樸獅馬藍葉面肥 500 倍液根外噴施 2~3 次。
3 病蟲害防治
3.1 葉褐斑病
發(fā)病初期用 325g/L 苯甲·嘧菌酯 1000 倍液,或45%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靈水分散粒劑 750 倍液防治。
3.2 白粉病
豌豆開始引蔓時,選用 30%吡唑醚菌酯懸浮劑 1500 倍液噴藥預(yù)防;豌豆始花時,采用50%嘧菌環(huán)胺水分散粒劑 1000 倍液或 25%粉唑醇懸浮劑 1500 倍液防治。
3.3 斜紋夜蛾幼蟲、豆莢螟
開花期用 30%蟲螨·茚蟲威懸浮劑 1500 倍液,或 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 800~1000 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3.4 蚜蟲
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 5000 倍液或 80%烯啶.吡蚜酮粉劑 4000 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4 適時采收
從播種后 80 天左右,最適合采收,采收期較集中。
關(guān)于閩甜豌1號豌豆栽植技術(sh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