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知識:種植戶必須掌握的20個生育期名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6907人閱讀
葡萄在種植過程中,為了保證葡萄品質(zhì)以及產(chǎn)量,常常會對葡萄進行藥劑處理,如藥劑除去病蟲害等。但有些種植戶表示,在葡萄果穗要進行膨大處理,那么果穗膨大處理時間及藥劑該怎么判斷?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膨大處理
種子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赤霉酸,保證果實正常膨大發(fā)育。我們在種植葡萄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坐果率、增加產(chǎn)量、提高品質(zhì),對絕大多數(shù)的品種都會進行保花保果處理。在保果過程中一般會抑制種子的形成,所以保果后需人工為果實補充赤霉酸,這一過程稱為膨大處理。
膨大處理時間
膨大處理最佳時間是見花(園中最早開放的花)后20至25天。鑒于花期一般7至10天,所以膨大處理基本在保果后14天上下。
膨大處理藥劑
膨大處理基礎(chǔ)藥劑是赤霉酸,習(xí)慣用量是25PPM(1克20%赤霉酸兌水18斤)。然后根據(jù)生產(chǎn)目標,選擇性添加氯吡脲,噻苯隆或6-BA。
噻苯隆活性最高,其次是氯吡脲,再其次是6-BA。在相同濃度下,噻苯隆處理果粒最大,但會延遲成熟。氯吡脲處理果粒較大,但一則在多個品種上可能導(dǎo)致果皮發(fā)澀,二則推遲上色,增加上色難度。6-BA處理果粒大小不及噻苯隆,但一則不惡化品質(zhì),二則拉長果粒,三則有利于上色。
噻苯隆習(xí)慣用量2至3PPM,舉例0.1%含量10毫升兌水8至10斤。氯吡脲習(xí)慣用量2至5PPM,舉例0.1%含量10毫升兌水4至10斤。6-BA多使用復(fù)配制劑,如保美靈(3.6%赤霉酸·6-BA)一般稀釋5000倍,2毫升可兌水20斤。
膨大處理可進行幾次?
膨果處理可進行一次,也間隔一周連續(xù)處理兩次,以進一步增加果粒大小。但是果粒越大,未來上色難度越大,裂果風(fēng)險越高。
以夏黑為例,夏黑裂果風(fēng)險相對較輕,可以做大果粒。膨大處理可選擇25PPM赤霉酸+5PPM氯吡脲+5000倍保美靈。具體配比40斤水,放2.5克20%赤霉酸+100毫升0.1%氯吡脲+4毫升保美靈。但如此處理有一定的上色難度。如追求品質(zhì)和盡早上市,可將果粒大小控制在8克左右,40斤水,放2.5克20%赤霉酸+4毫升保美靈。
以陽光玫瑰為例,陽光玫瑰裂果風(fēng)險低,不用上色,可以做大果粒。膨大處理可選擇25PPM赤霉酸+2-5PPM氯吡脲+5000倍保美靈。具體配比40斤水,放2.5克20%赤霉酸+40至100毫升0.1%氯吡脲+4毫升保美靈。膨果期氯吡脲用量越大,果粒越大,成熟越晚,同期香味越淡。就日本報導(dǎo),提高氯吡脲用量可降低果銹風(fēng)險。
以巨峰,戶太8號為例,這些品種裂果風(fēng)險大,果粒不宜過大。膨大處理可選擇25PPM赤霉酸+2PPM氯吡脲+5000倍保美靈。具體配比40斤水,放2.5克20%赤霉酸+40毫升0.1%氯吡脲+4毫升保美靈。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葡萄膨大處理的介紹了,在種植葡萄過程中,我們對葡萄的各個時期管理可不能大意哦,果穗膨大期更是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