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根腐病怎么防治?教你幾個方法,簡單實用!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5415人閱讀
黃芪又可以稱為棉芪,黃耆,百藥棉,黃參,血參,人銜等,主要產(chǎn)于產(chǎn)于內(nèi)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是我國常用的一種非常稀有中藥材料,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抗衰老、抗應激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其商用價值非常高。
1 黃芪種植相關技術分析
1.1 選取合適的土地進行種植
黃芪生長在有些干燥、耐旱的地方,根系非常發(fā)達。在種植時需根據(jù)黃芪自身生長特點,選擇土壤深度比較厚,并且還有少量堿性砂質(zhì)土壤進行種植。同時還得保證排水便利、有充足的光線照射。黃芪最適宜在那些有一定緩坡的土壤中生存、野生的黃芪大多數(shù)都在有坡度的土壤中生長著。
黃芪在剛開始種植栽培時應以禾本科相關作為比較合適,在春季栽培時要進行土壤翻轉(zhuǎn),之后用現(xiàn)代化機械設備對土壤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并且要保證有一定高度的土坡,深度在25cm~42cm范圍內(nèi)。在黃芪生長階段可根據(jù)其生長情況進行科學施肥,最好按照相關專家指導進行合理的使用有機肥料,一般每畝地可以用費區(qū)間大概在3400~4700kg,同時最好是施用少量的復合肥,每畝地氮元素、鉀元素的肥料肥料控制在27kg左右。在使用功肥料后,要將肥料用旁邊的土給掩埋到下邊,之后再借助其他農(nóng)用工具把其平整。
1.2 黃芪相關種子分析
黃芪種子外表皮比較硬,種植后發(fā)芽的時間會比較慢,因此在種植之前一定要選取還沒有出現(xiàn)斑點的種子進行播種。還沒有出現(xiàn)斑點的種子發(fā)芽生長的速度比較快,而且生活率也是非常高。對于種子可以通過物理、化學的方法進行催芽,其詳細的方法程序通常包含兩種,具體如下:
(1)沸水催芽法:先用清水浸泡種子3~5分鐘后放入燒開的沸水中不斷地進行攪拌,在進行攪拌的過程中加入少量涼水,直到沸水溫度上升到41度后停止攪拌,讓種子浸泡2.2~4.3個小時,將那些形狀發(fā)生變化的種子撈起來放到相關容器里邊,之后將將那些形狀變化比較小的種子挑揀出來繼續(xù)放進沸水里浸泡,直到其形狀發(fā)生變化,再撈出來,準備接下來的播種。
(2)機械損傷法:使用比較硬的圓形石器進行重復的碾壓,將黃芪外部那種堅硬的外皮給碾破,使其漏出灰棕色表皮后停止碾壓,之后將種子再放進水里進行浸泡,使其形狀發(fā)生膨即可。
1.3 黃芪田地里生長管理
黃芪在早期生長發(fā)育時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因此要及時進行灌溉,保證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幼苗生長高度保持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灌溉時,一定要控制好水量,千萬不能過大或者太小,一定要科學、合理的使用水。
2 黃芪相關病蟲的防治
2.1 黃芪蚜蟲防治
黃芪在生長的中期蚜蟲造成的傷害是最大的,如果不進行科學的防治,將大大減少產(chǎn)量;防治措施:用42%左右的帶有氧性相關的樂果乳油1200~1600倍的液體進行噴霧防治。
2.2 黃芪籽峰危害
在黃芪生長的末期很多蟲子會鉆進果實里邊進行啃食,只剩下外表堅硬的果皮,這段時期危害最為旺盛;防治措施:種植前期可以混合西韋因進行攪拌,降低病蟲的危害;黃芪相關籽峰危害嚴重時,用43%樂果乳油1500倍液體進行噴霧防治。
2.3 黃芪相關白粉病蟲害
很多黃芪葉子發(fā)黃很快落下,對黃芪葉子損害最嚴重,白粉病也是非常廣泛;防治措施:清除比較嚴重的殘葉,及時采取相關藥物進行噴灑;使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體生物制藥、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