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變成苦味瓜怎么辦?如何預防?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7897人閱讀
黃瓜想來都是市場上比較搶手的蔬菜品類,栽培也比較廣泛,它的種植方式主要包括設施和露地兩種。因為大棚栽培有著成熟期可控、產(chǎn)量增加、經(jīng)濟效益高的特點,已成為各地的主要栽培方式。
一、整地施基肥
地塊選好后,應盡早清除地面的雜草和前作殘留的枝葉,盡快進行翻耕曬白。土壤挖好后,日曬應不少于 2 天,之后將土塊耘細,整平起畦。為了便于排水,起畦—般為高畦,畦面寬 1.3 米,畦高 0.3 米,溝寬 0.3 米。在起畦的同時施基肥,基肥應是腐熟的堆肥、豬糞、牛糞、雞糞以及花生麩、豆餅等有機肥?;实氖┯昧繎蛲寥婪柿Φ牟煌兴町悺R话忝慨€施堆肥 1500~3000 千克,或腐熟的豬牛糞 1000~2000 千克,或腐熟雞糞 750~1000 千克,或花生麩、豆餅 200~300 千克,若兩種或多種有機肥按所需比例一起堆放,還需加施過磷酸鉀 20~30 千克。低洼地、老菜地等偏酸性的土壤,每畝再加施 25~50 千克的石灰粉,可調節(jié)土壤的酸堿度,促進土壤礦質營養(yǎng)的分解和黃瓜根系的吸收和生長。反季節(jié)栽培的要施足基肥,畝施腐熟的有機土雜肥 3000 千克,或腐熟的豬牛糞 1000~1500 千克,或腐熟的雞糞 800~1000 千克。有機肥不足時,可每畝加施復合肥 20~30 千克?;试谄柚虚g開溝施入,施肥后即覆土,并將畦面整平。
二、播種
黃瓜播種可直接播干的種子,或經(jīng)浸種催芽再播種,有種衣劑處理的種子宜干播。夏秋季氣溫較高,種子發(fā)芽快,一般播干種子。在溫度較低的春季采用浸種催芽,能促進黃瓜種子的發(fā)芽,提高發(fā)芽率。冬春季可利用溫室、塑料大棚或塑料薄膜覆蓋等保護性及半保護性設施,發(fā)展黃瓜反季節(jié)栽培生產(chǎn)。
黃瓜的播種量,如是直播時,每畝需種子 250~300 克,育苗被移植 時 每 畝 播 種120~150 克。播種前先將畦面或苗床淋濕,待水完全滲入后再播種。直播的需按種植的密度和規(guī)格在畦面上開穴,穴深約2 厘米。每穴播已催芽的種子 1~2粒,干種子 2~4粒,以確保齊苗。在苗床上播種,為保證播種的密度一致,可按 7 厘米×10 厘米株行距進行劃格,在每個交叉點播種 1 粒種子:在育苗杯上播種時每杯 1 粒。播種時種子平放或胚根向下,擺放好種子后即用疏松細土覆蓋,厚約 1 厘米,再淋水使表土層濕潤。待水完全滲入土層后,噴灑防止黃瓜苗期病蟲害的農藥之后可進行適當?shù)谋Wo,在早春覆蓋一層地膜可保濕增溫,在夏天覆蓋黑色遮陽網(wǎng)可阻擋強烈的陽光,有降溫保濕的作用。
三、培育壯苗
播種后要十分注意土壤的濕度,黃瓜幼苗期要求土壤濕潤。在育苗盤育苗,有時 1 天需淋水 2 次以上,才能保證水分的充分供應。氣溫在黃瓜適宜生長的范圍內時,3~6 天開始出苗,6~9 天子葉完全展開,10~15 天第 1 片真葉展開。因此,黃瓜出苗后,即應揭去黑紗網(wǎng)等對光照有影響的覆蓋物,保證幼苗接受到足夠的陽光。黃瓜苗期也有病蟲危害,要注意觀察,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防治。必要時可噴灑綠亨 4 號(3.0%甲霜·惡霉靈水劑),綠亨 9 號(80%惡霉·福美雙可濕性粉劑)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反季節(jié)栽培的在做好防寒保溫工作的同時,要注意通風降溫,以防溫度過高引起徒長,出苗前棚內的溫度以白天 30℃左右,夜間 15~20℃為宜;出苗后棚內的溫度以白天 25℃左右,夜間 13~16℃為宜。
四、適時定植與定苗
4.1 定植
幼苗從子葉完全展開到具有 4 片真葉,即苗齡為 8~25 天時即可定植?!阍谠绱簹鉁叵鄬^低時、宜采用苗齡為 20~25 天的大齡苗定植。在夏季移苗時,苗齡以 8~12 天為宜,起苗時要盡量不傷根,多留根,以提高成活率。大棚栽培在幼苗有 2~3 片真葉時應進行定植,定植時間—般安排在下午。氣溫較低的季節(jié)定植應適當提前,選擇晴暖天氣進行;氣溫高的季節(jié)在傍晚或陰涼天氣定植。常規(guī)栽培每畝定植 2500~3500 株。塑料薄膜小拱棚的密度為畝植 3000~3500 株,雙行植,株行距為 25 厘米×65 厘米:塑料薄膜大棚的密度宜稍疏,畝植 2000~2500 株。雙行植,株行距為 30厘米×35 厘米。定植方法:雙行植的幼苗定植在畦面的兩邊,距畦邊約 20 厘米:單行植的幼苗多定植在畦的中間。定植時先將畦面淋濕,再按株距開穴,栽入幼苗后覆土,然后再淋水。定植深度以保持幼苗出土時原有的深度為宜。
4.2 定苗
采用大田直播的,當幼苗具有 4~5 片真葉時要進行定苗。從播種到定植的這段時期,即為幼苗期。在子葉展開時需進行間苗,將過密的苗間疏,間去弱小和長勢不正常的小苗,每穴保留 2~3株。間苗時對缺苗的穴點,用多出的苗進行補苗。在 2~3 片真葉時,需追肥 1 次,每畝施復合肥 15 千克。追肥前應松土、除草。
五、田間管理
5.1 施肥管理
追肥較常用的肥料為三元復合肥、尿素以及其他種類的化肥,還可用腐熟的禽畜糞尿等有機肥。追肥的方法有開溝埋施和撒施兩種,一般在 2 株之間開穴,而開溝應離植株莖基部 10 厘米以外,然后施放肥料,再用土覆蓋。追肥應按黃瓜的生長期進行,一般在苗期 2~3 片真葉時追肥 1 次;畝施尿素 5~7.5 千克或復合肥 7.5~10 千克。在植株開始抽蔓、第 1 條卷須長出時,需施促蔓肥,畝施復合肥 10~15 千克?;什蛔銜r可結合中耕培土追施有機肥。從幼苗到植株抽蔓期,根據(jù)植株的生長勢可多次用 0.2%的尿素或復合肥溶液進行淋施,也可淋施稀釋較談的糞尿肥。到第 1 個瓜采摘后,要重施追肥,每畝施復合肥 20~25 千克。進入盛收期后,要追肥 2~4 次,每次畝施復合肥 15~20 千克,或施適量的有機肥,以滿足植株生長和結果的需要。
5.2 水分管理
定植后 3~5 天,應多淋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幼苗快速恢復生長。大田直播的,種子播到大田后,要及時淋足水,使土層濕透,以便種子迅速吸收到水分。之后要保持土壤濕潤,但濕度不宜過高,以免引起爛種而影響出芽率。在幼苗具有 3~4 片真葉時,應適時減少水分的供應,降低表土層的濕度,進行煉苗、蹲苗,以促進根系向下發(fā)展。植株抽蔓期到結果初期需水量有所增加,應根據(jù)土壤濕度狀況和天氣情況適當淋水,以保持土壤濕潤。進入結果盛期,植株需水量大增,天旱時每天要淋水 2 次、且水量要大,此時最好進行灌溉,每隔 3~5 天灌水 1 次。灌溉時,將畦溝灌滿,讓水慢慢滲入土壤,1~2 小時后將多余的水排走。灌溉浸水時間不能過長,遇大雨成多雨天氣時,要及時排水,雨后要隨即進行清溝,排除積水。
5.3 插架、引蔓與整枝
當植株開始抽蔓、長出卷須、株高 30~40 厘米時,應及時插支架和引蔓。支架可根據(jù)所擁有的材料和習慣方式插搭,形式多樣,但應以穩(wěn)固、抗倒伏、易于瓜蔓的攀爬、有利于莖葉的均衡分布為原則。較常用的支架為 2~2.5 米長的籬竹。通常在畦兩邊植株旁,每株插 1 條竹。插成人字架或籬格人字架。
引蔓是將蔓綁在籬竹上引其向上生長或向蔓葉少處,使植株均勻地分布于支架上。每隔 3~4 天要引蔓 1 次。為避免引蔓時斷蔓,宜在晴天的下午進行。在引蔓的同時結合整枝,一般將第 8 片葉以下的側枝全部摘除,以后若枝葉發(fā)生過多、過密,則要摘除過多的側枝。當植株下部葉片發(fā)黃時,要及時摘除。摘葉時在葉柄基部 1~2 厘米處剪斷,以免傷及瓜蔓。
六、適時采收
黃瓜從播種到初收需 40~70 天,整個收獲期—般為30~60 天。黃瓜采收宜在上午進行,特別是采收嫩瓜,在日出后 1~2 小時內采收的品質最優(yōu)。采摘時用剪刀剪斷瓜柄或用手摘斷瓜柄,也可向—個方向慢慢動黃瓜擰斷瓜柄,千萬不要用力硬拉,否則會拉傷甚至拉斷瓜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