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棚栽蔬菜施肥四要素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835人閱讀
蝸牛是一種很常見的害蟲,通常雨后蝸牛成群出現(xiàn),但是人們對于蝸牛對果樹的危害沒有引起重視,下面就來說說蝸牛對果樹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蝸牛也稱植食性陸棲螺。危害果樹的蝸牛有9種。蝸牛對果樹所造成的危害一般不為人們所關注,甚至爆發(fā)成災后還常以為是昆蟲為害所致。蝸牛危害果樹后會使樹勢衰退、枝干老化,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下降,為其它害蟲的入侵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多數(shù)果農(nóng)只關心病蟲害的防治,忽視了對蝸牛的防治,以致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一、蝸牛對果樹危害的表現(xiàn)癥狀
蝸牛對果樹的危害表現(xiàn)為,春季上樹取食春芽和新梢,夏秋季啃食幼嫩皮層,甚至部分老樹皮及新梢。枝干的表層被食后不僅因傷口難以愈合、木質(zhì)部外露繼而干枯,形成長達7cm以上的條狀枯死斑,而且其傷口也為其它害蟲及病害提供了入侵途徑。發(fā)生時側(cè)枝及小枝的皮層被取食殆盡,枝條上枯斑累累,樹體的長勢明顯衰退。
二、常見的蝸牛種類及形態(tài)特征
(一)康氏奇異螺。外形呈塔型,螺旋部高;螺層8~9個,厚而堅實,長紡錘形。殼面淡褐色或栗褐泛紅,殼頂尖;殼口卵圓形,周緣肥大。殼高18~26mm,寬6~9mm。
(二)瘦瓶雜斑螺。外形呈塔型,螺旋部高;貝殼8~9個螺層,殼質(zhì)薄,半透明,蟲蛹狀。殼面暗黃褐色、污白色或赭色,夾雜有淡黃褐色或棕色斑紋。殼高15.5mm,寬5.5mm。
(三)左旋巴蝸牛。外形扁圓錐形,貝殼左旋,有5個半螺層。殼質(zhì)薄而堅硬,殼面乳白或污白色,體螺層周緣中央偏上方有一紅褐色帶。殼高9~13.5mm,寬14~20mm。
(四)彩帶巴蝸牛。外形扁圓盤形,貝殼右旋,有5個半螺層。殼質(zhì)厚而堅固,殼面乳白色;體螺層周緣中央之上有2~3條寬大的褐紅色帶,其腹面常為許多較窄的褐色條帶所占據(jù);螺旋部條帶1~3條。殼高18mm,寬36mm。
(五)條華蝸牛。外形扁圓錐形,貝殼右旋,有5個半螺層。殼質(zhì)稍厚而堅實,殼面黃褐色或黃白色;體螺層周緣有一條黃褐色條帶。殼高9.5~10mm,寬16mm。
(六)折緣毛華蝸牛。外形扁圓錐形,貝殼右旋,有4個半螺層,殼面土黃色或污白色,殼質(zhì)厚而堅實。殼高11.5mm,寬19mm。
(七)鋸齒射帶蝸牛。外形扁圓錐形,貝殼左旋,有6個半螺層。殼質(zhì)薄而堅實,殼面褐白色、黃褐或棕褐色,殼頂鈍;體螺層周緣有一白色龍骨狀脊。殼高9.5~12.5mm,寬20.5~24.5mm。
三、果樹蝸牛的防治方法
果樹蝸牛的防治可利用其食棲習性以及時防除,常用的方法有:
(一)揀拾處理。在春、夏、秋季中耕除草,整形修剪過程中及時從樹干上摘去,從土中揀去蝸牛,并立即處理掉。
(二)誘殺。細土與砒酸鈣(10:1)拌成毒土,或?qū)?a href='http://www.iweekee.cn/p/mzi/' class='j-href' target='_blank'>棉籽餅弄碎炒香,加水濕潤,拌以砒酸鈣(50:1),在黃昏或傍晚前撒施樹下(切忌下雨時撒施),蝸牛食后即中毒死亡。但投放毒餅后應注意家禽、家畜的安全。
(三)鋤草松土。蝸牛于雨后大量活動,可利用其喜陰暗潮濕、畏光怕熱的生活習性,在天晴后鋤草松土,清除樹下雜草、石塊等,破壞其棲息地的環(huán)境可減輕危害。
以上是蝸牛對果樹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蝸牛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無害,但實際上危害還是不小的,希望果農(nóng)們都能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