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冬棗嫁接沾冬2號新品種的高效栽培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4558人閱讀
隨著農業(yè)的發(fā)展,農業(yè)新技術不斷的興起,比如果樹的嫁接可以提高果實的質量和產量,接下來,就來講一下山棗嫁接金絲王棗的技術要點。
一、嫁接技術研究綜述
1.試驗土地的要求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也是棗樹吸收營養(yǎng)的重要來源。需要選擇山棗資源良好的試驗地塊,本次選擇了兩塊相類似的土地,在前一年進行土地的平整,把不需要的雜質都去掉,包括雜草、樹枝,距地面20 cm以下的樹枝都需要剪切掉,為接下來的嫁接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嫁接方式的選擇
第一塊土地上在4月進行嫁接,嫁接的方式選為劈接,在距離地面7~8 cm的地方進行嫁接,總共嫁接了400株棗樹,最終的結果顯示成活率在90%以上,同時也可以良好地度過冬天。
第二塊土地上的嫁接在5月進行,運用的方式不同于第一種方式,是插皮嫁接,嫁接的高度與以上相同,株數也與以上第一種方法類似,結果顯示成活率要略高,存在一定的風折現象,在冬季的存活率也同樣挺高。在嫁接結束后,結果表明這兩種方法都是可行的。次年在生長完成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行間距保留一定的棗樹,把多余的棗樹移出去。
二、山棗嫁接金絲王棗技術要點
1.地塊選擇
在嫁接之前一定要選擇最良好的地塊。在嫁接結束后密度不能過密,也不能過稀。過密就需要移除,過稀就難以達到增產的要求。
2.對土塊和樹枝進行整理
打理土塊,取消土地里面的雜質,去除影響植物生長的物質。在棗樹干上還要進行修剪,對接近土壤的部分割除,一般的高度為距離地平面20 cm,把多余的枝干也修剪掉。
3.選用優(yōu)質接穗
要選用優(yōu)質接穗。金絲王棗接穗一般粗度要大于0.6cm,以充分生長的發(fā)達枝條為接穗。
4.嫁接的時間
使用劈接或者插皮接兩種方式,在砧木沒有從皮中分裂的情況下,從皮采取后直接插入。
5.嫁接后管理
去除了分蘗,去除掉綁條,加強水管理,促進苗子生長。當嫁接的新梢長到40cm時,進行首次摘心,當第一個拔出來再長到20 cm的時候進行第二次摘心,以促進苗木木質化程度。
6.移植到一個棗園里
嫁接后的前兩年春天,對于太接近的棗苗進行移植,為以后棗樹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7.早產和高產技術
可在春季或秋季發(fā)芽前進行追肥,肥的用量根據土壤肥力等具體情況而定。當新梢生長到20 cm時,果樹專用肥每株施0.25kg。每年9月開始使用有機肥。一年施肥(尿素)2次,第一次一般集中在5月中旬,促進棗樹萌芽和開花;第二次在8月份,為棗樹施肥600kg/hm2,以促進果實生長壯大。灌溉的條件也要及時跟進,并且要及時修剪棗樹,以方便采摘。
三、山棗嫁接金絲王棗的優(yōu)勢
1.能達到早產
使用山棗嫁接的金絲王棗具有成活率高、適應性強等優(yōu)點,能很快達到早產的目的。經過幾年的觀察,北票市山棗嫁接苗有不同程度的霜凍損壞,這是因為嫁接苗在苗圃里,初生的山棗為砧木,根系不發(fā)達,嫁接后的前兩年,由于木質化程度低,多凍害,還發(fā)生在連接處,不容易找到,致使栽植后的棗苗整株死亡。但使用野生山棗嫁接的金絲王棗就會避免這樣的情況。野生山棗苗生長抗性強、根系發(fā)達,嫁接苗當年生長可以達到1.0~1.5 cm以上,嫁接點處生長粗度可達到1~2 cm,基本上嫁接后一年就有掛的果實,前兩年便有一個很高的產量。同時,接口從地面高度控制在5~10 cm,不受霜凍發(fā)生影響,可以做到及早成園,實現早期高產的目標。
2.可節(jié)約成本
可以充分利用當地所有的山棗資源,簡化建立苗圃的流程,節(jié)約成本。
3.可充分利用野生資源
通過測試結果表明,野生山棗嫁接金絲王棗,用劈接和插皮接的方法都可以,容易學習,通過簡單培訓就能夠掌握,易于操作。北票市上園林果服務站目前在當地推廣面積達334hm2,總株數也非??捎^,深受農民歡迎。
該項嫁接技術為野生山棗提供了利用價值,極大地提升了金絲王棗的產出率,達到民生林業(yè)和生態(tài)林業(yè)協調發(fā)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