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怎么種?沙棘種植技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4376人閱讀
沙棘素有“維C之王”之稱,但是知道它的人并不多。沙棘別名醋柳、沙棗,是一種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和生物活性的物質(zhì),其沙棘果實入藥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沙棘還被稱為長壽果,第二人參等等。沙棘是目前世界上含有天然維生素種類最多的珍貴經(jīng)濟林樹種,可見它的市場前景發(fā)展勢頭很猛。
沙棘種植技術:
1 繁殖
種子繁殖。春播前將種子浸脹,行距10~15厘米條播,深度3厘米。一星期后出苗,當出現(xiàn)第一對真葉后,開始間苗。出現(xiàn)第四對真葉時,第二次間苗,株距保持5厘米。秋播宜在晚秋進行,播后畦面覆蓋,冬季澆水封凍,翌年出苗。
扦插繁殖。插條選擇中等成熟的生長枝,插期以6月中旬至8月末適宜,插時行株距為10~15厘米×5~10厘米。第二年春移植,行株距為30~60厘米×15~17厘米。用1~2年無性繁殖苗造林,種植密度以密植為好,行株距4米×2米。對果實成熟期不同的類型或品種,可分片栽植,便于管理。栽植時,注意雌雄合理的配比,一般8株雌株配植1株雄株。
2 田間管理
為提高土壤肥力,要注意中耕除草,沙棘對磷肥比較敏感,可酌情施過磷酸鈣,以利于植株生長。
沙棘的生長分幼苗期、掛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四個階段。定植后兩年內(nèi),以地下生長為主,地上部分生長緩慢。3~4年生長旺盛,開始開花結(jié)果。成年沙棘樹高2.0~2.5米,冠幅在1.5~2.0米。第五年進入旺果期。由于土壤條件和管理的不同,進入衰退期的時間也不一樣,一般樹齡15年后進入衰退期。
種植密度。每畝(667平方米)220株,株行距1.5米×2.0米。沙棘樹是雌、雄異株,雌、雄比例是8∶1,樹穴的規(guī)格樹苗的大小而定,一般為直徑35厘米,深35厘米。苗齡是兩年生的嫩枝扦插苗為好。
生長剪枝。沙棘長到2.0~2.5米高時剪頂。修剪的要點是打橫不打順,去舊留新,密處要修剪,缺空留旺枝,清膛截底修剪好,樹冠圓滿產(chǎn)量高。
整剪樹形。要及時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并在其刀剪傷口處及時涂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要分別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蒂靈”(主要成分為高純植物陽離子活性酶),增粗果蒂,加大營養(yǎng)輸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確保果品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
促花分化。樹體掛果的大小年使得樹體承載失衡,影響均衡收益和果園樹體健康。要在每年的花芽分化期環(huán)刷促花王2號一次,即可促進花芽分化,提高開花坐果率,抑梢狂長,因此要徹底均衡大小年。
3 施肥
施肥時間應在第2年春天進行,腐熟農(nóng)家肥、施坑塘泥、磷酸二銨都是沙棘種子的最愛哦,施10cm深左右就可以啦。但要注意將肥料和土攪拌均勻,以免燒根影響沙棘出苗。
4 病蟲害防治
目前危害沙棘的主要病蟲害有沙棘木蠹蛾、沙棘蠅及銹果病等,一量發(fā)現(xiàn)要及時防治。最簡單的辦法是把病株、蟲株砍伐運走作薪炭材燒掉,也可酌情采取其它防治措施。但一定要本著“以預防為主,防治并重”和“治旱、治小、治了”的原則,確保沙棘的速生豐產(chǎn)。
沙棘最有價值之一的就是沙棘油,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A、黃酮等,具有抗疲勞和增強機體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藥理性能,具有保護和加速修復胃黏膜、增加腸道雙歧桿菌的藥性,有降減血漿膽固醇、減少血管壁中膽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高血脂癥和動脈粥樣硬化癥,并有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總之沙棘有很強的藥用效果,種植前景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