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薯25號怎么種植?煙薯25號栽培管理技術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22465人閱讀
薏苡是生長在華東、華中等地區(qū)的禾本科植物。薏苡可做成粥、飯等各種面食,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薏苡的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
1、間苗與補苗
當薏苡苗高5~10厘米時結合松土除草進行間苗定苗,條播的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若有缺株應及時補苗。穴播的每穴留苗3~4株。
2、中耕除草
在薏苡苗期一般要進行3次松土除草。第一次在苗高5~10厘米時結合間苗進行;第二次在苗高30厘米左右,應淺松土促進分蘗;第三次在苗高40~50厘米,植株封行前進行,此時正值拔節(jié)期,應結合追肥進行培土以促進根系生長和防止植株倒伏。封壟后一般不再松土除草。
3、追肥
結合中耕除草進行,3次左右。
第一次(苗肥)于苗高5~10厘米左右時每畝施入腐熟的人畜糞尿1000~1200千克或硫酸銨10~15千克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和分蘗;
第二次(穗肥)在苗高40厘米時進入孕穗期,每畝追施人畜糞水15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鉀肥(硫酸鉀或氯化鉀,有利孕穗)10千克,并結合中耕培土把肥料埋入土中;
第三次(粒肥)在基本齊穗之后為了促進粒重防止植株早衰,可每畝追施人畜糞尿1500千克或硫酸銨10千克。此時根外追施磷鉀肥(濃度為2%左右),對增加粒重提高產量亦有顯著效果。
4、灌溉排水
根據(jù)薏苡的濕生習性,田間水分管理以干濕相間為原則。即濕潤育苗、干旱拔節(jié)、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濕潤灌漿、干田收獲。根據(jù)情況灌水和排水。
5、摘除腳葉
在薏苡拔節(jié)期后應摘除第一分枝以下的腳葉和無效分蘗,以便株間通風透光,促進莖稈粗壯,防止植株倒伏減輕病害。
6、人工輔助授粉
薏苡是雌雄同株為風媒花,但在揚花期雄花少或風力不足時雌花就不能全部授粉,會形成空癟粒。為提高產量在花期每隔3~4天,用繩子或長竹竿順行振動植株上部,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使花粉飛揚便于傳粉提高結實率。
采收加工
1、采收加工
一般于秋季9~10月當莖葉變枯黃,80%果實呈淺褐色或黃色時將莖桿割下,用打谷機脫粒曬干揚凈空殼。曬干后用碾米機碾去外殼和種皮,篩凈后曬干即成商品。一般畝產200~300千克,高產時可達500千克。
2、選留良種
選擇矮稈、分蘗強、分枝多、結籽密、果殼呈黑褐色、成熟期一致的豐產單株作采種母株,于果實成熟時,單采、單打、單收藏作種。播前選籽粒飽滿而富有光澤的種子留作種用。
病蟲害防治
1、薏苡黑穗病
黑粉病是薏苡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穗部。染病種子常腫大呈球形或扁球形的褐色瘤,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褐色粉末狀孢子。此病菌以厚囊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或土壤中越冬。病菌孢子萌發(fā)后侵入薏苡幼芽,隨植株生長進入穗部,嚴重時造成顆粒無收。
防治方法:
①用沸水燙種、人尿浸種、藥劑消毒等方法處理種子。
②實行輪作。
③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拔除燒毀,病穴用5%石灰乳消毒。
2、薏苡葉枯病
主要危害葉部。發(fā)病初期先在葉尖上出現(xiàn)淡黃色小斑,后病斑擴展連成一片,葉片呈焦枯狀死亡。雨季發(fā)生嚴重。
防治方法:
①發(fā)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
②及時清除腳葉、保持田間通風透光可減輕發(fā)病。
3、亞洲玉米螟
以一、二齡幼蟲鉆入幼苗心葉咬食葉肉或葉脈,三齡幼蟲鉆入莖內為害,蛀成枯心或白穗,遇風折斷下垂。玉米螟以老熟幼蟲在薏苡莖稈內越冬。
防治方法:
①早春將上年留下的玉米、薏苡莖桿集中燒毀,消滅越冬幼蟲。
②5~8月夜間用黑光燈誘殺成蛾。
③在心葉展開時用50%殺螟松200倍液灌心毒殺。
4、黏蟲
又叫夜盜蟲。為害葉片、嫩莖和莖穗。幼蟲咬食葉片成不規(guī)則的缺刻,嚴重時將葉片食光造成嚴重減產。
防治方法:
①在幼蟲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毒殺。
②用糖3份、醋4份、白酒1份和水2份攪拌均勻做成毒液誘殺幼蟲。
以上是薏苡栽培技術,以供參考。想了解更多農技知識請關注惠農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