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出菇后如何管理?這五大要點需注意!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12710人閱讀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肚蘑,日本人稱編笠菌,羊肚菌屬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在中國的西北、西南、華中、華北、華東等地區(qū)廣泛分布。羊肚菌具有珍貴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據(jù)測定,每100克羊肚菌干品中含蛋白質(zhì)24.5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39.7g,粗纖維7.7g,硫胺素3.92mg,核黃素24.6mg,煙酸82.0mg,泛酸8.7mg,毗哆酸5.8mg,生物素0.75mg,此外還含有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中醫(yī)認為,羊肚菌具有性平味甘、補脾益腎、化痰理氣等作用,可用于治療脾虛滑瀉、氣虛痰多、體虛等病癥。
一、羊肚菌生活條件
1、溫度
羊肚菌菌絲體生長的溫度范圍以18-22℃最適;孢子散發(fā)的適宜溫度為15~18℃;孢子萌發(fā)適溫為18~22℃ ;子實體在10~22~C均可生長,以15-18"C最適;晝夜溫差大,有促進子實體形成的作用。
2、濕度
羊肚菌菌絲體培養(yǎng)基含水量以60%~65%為適宜。子實體發(fā)生時,空氣相對濕度80%~90%最適宜。
3、 光線
羊肚菌菌絲體生長不需要光線,菌絲在暗處或微光下生長很快。光線對羊肚菌子實體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微弱的散射光刺激對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發(fā)育是有利的。但是,強烈的直射光對羊肚菌的生長發(fā)育有不良影響。
4、空氣
足夠的氧氣對羊肚菌的生長發(fā)育是必不可少的??諝庵卸趸紳舛瘸^O.3%,羊肚菌子實體生長無力,出現(xiàn)畸形,甚至腐爛。羊肚菌與綠色植物一塊生長十分健壯。
5、土壤
羊肚菌垛多發(fā)生于砂壤土、棕壤、暗棕壤河床砂質(zhì)土上。羊肚菌生長適宜的pH略高于一般真菌,中性或微堿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長,pH要求在6.5~7。9范圍內(nèi)。
二、常用的原種栽培種培養(yǎng)基
(1)棉籽殼38kg,櫟木屑39kg,麩皮20kg,石膏l(xiāng)kg,砂糖lkg,菌菇生態(tài)寶2毫升,料水比例1:1:1。
(2)棉籽殼30kg,櫟木屑50kg,麩皮15 ,石膏l(xiāng)kg,砂糖lkg,過磷酸鈣lkg,羊肚菌基基腳土2kg,菌菇生態(tài)寶2毫升,料水比例1:1:1。
(3)櫟木屑75 ,麩皮或米糠20 ,石膏l(xiāng)kg,砂糖lkg,過磷酸鈣lkg,羊肚菌基基腳土2kg,菌菇生態(tài)寶2毫升,料水比例1:1:1。
(4)稻草粉70kg,麩皮25 ,石膏1.5kg,過磷酸鈣1.5kg,羊肚菌基基腳土2kg,菌菇生態(tài)寶2毫升,料水比例1:1:1。
(5)棉籽殼30kg,木屑8kg,羊肚菌基基腳土2kg,菌菇生態(tài)寶2毫升,料水比例1:1:1。
(6)玉米芯50kg,木屑30kg,米糠25kg,石膏l(xiāng)kg,菌菇生態(tài)寶2毫升,過磷酸鈣lkg,羊肚菌基基腳土3kg,料水比例1:1:1。
(7)玉米芯48kg,櫟木屑30kg,麩皮]Okg,石膏l(xiāng)kg,砂糖lkg,羊肚菌基基腳土2kg,磷酸二氫鉀0.1g,尿素0.1kg,菌菇生態(tài)寶2毫升,料水比例1:1:1。
每支母種接種4~5瓶原種,原種及栽培種菌齡不能超過60天。
三、羊肚菌人工熟料栽培技術(shù)
栽培時亦可因地制宜采取以下簡單配方。
(1)農(nóng)作物秸粉75%、麩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種植菌液2毫升。
(2)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和腐殖土3%,種植菌液2毫升。
(3)棉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和腐殖土3%,種植菌液2毫升。
以上3種,任選一種均可。料水比例為1:1.3。拌好料后堆積發(fā)酵20d,含水量為60%。采用17cmx 33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料500~600g。然后進行滅菌100℃8h,滅菌后即可接菌種。采用兩頭接種法,封好袋口,置于22~25℃下培養(yǎng)30d左右,菌絲可長滿袋,菌絲滿袋后5~6d,讓其充分長足,即可進行栽培。
(1)室內(nèi)脫袋栽培。菇房消毒后即可進行栽培,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膜,然后鋪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lrn2床面可排17cmx 33cm塑料袋4O個。排完菌棒后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覆土后表面再蓋2cm厚的竹葉或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一個月后可長出子實體,此時,空氣濕度為85%~90%,羊肚菌出土后7~lOd就能生長成熟,一般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就可采收。
(2)室外脫袋栽培。室內(nèi)培養(yǎng)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光照為三分陽七分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15~20cm,長度不限,整好畦后噴或輕澆水1次,水中加入微生物營養(yǎng)液,并用10%石灰水以殺滅畦內(nèi)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室內(nèi)栽培相同,只是底層可不鋪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內(nèi)溫度變化,還要防止陽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