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黃的種植方法與技巧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7971人閱讀
生產(chǎn)韭黃是利用各種覆蓋物,包括草棚覆蓋,瓦罐覆蓋,小供棚和黑色塑料膜覆蓋等方法。使新生的韭菜葉子或葉鞘不見陽光,由于缺少陽光,韭菜葉片不形成葉綠素,因此新長出來的葉片為黃白色或者淡黃色,即為韭黃。那么如何利用小供棚生產(chǎn)韭黃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韭黃的栽培技術,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小供棚遮光生產(chǎn)韭黃比其它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不宜腐爛等特點。而且產(chǎn)量高,品質好,值得推廣應用,因此,今天主要介紹怎樣利用小供棚生產(chǎn)韭黃。
搭小拱棚在韭菜地上搭棚,寬1.6米、高0.45米、長度20米左右,竹架間的距離為06米,用黑色薄膜覆蓋。
蓋膜后,應在拱棚的兩端設置通風口,外加遮光板,防止陽光射入棚內(nèi),拱棚兩側必須用土塊封緊扣實,并每隔3米左右平放一瓦筒,以利通風,調節(jié)濕度。
注意在搭小拱棚前要割1次韭菜苗,并于割韭前7天施1次濃度為45%的人糞尿,以備韭黃生產(chǎn)。
韭黃收割韭菜在拱棚內(nèi)完全無光條件下生長,大約18—20天,韭黃達30~35厘米長時,即可割第一次韭黃,一般在晴天下午收割。
收割后施一次肥,每畝尿素15千克,腐熟人糞尿200公斤,并蓋上覆膜。20天后可進行二次收割韭黃。冬季一般收割兩次,次數(shù)過多會影響生長和韭黃的產(chǎn)量。
第二次收割后,就不用覆膜,加強肥水管理,使韭菜進入壯棵養(yǎng)根階段,為來年韭菜或韭黃高產(chǎn)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