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種植,了解這些施肥技術(shù),產(chǎn)量翻一番!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570人閱讀
獨蒜,又稱獨頭蒜,是一種常見的調(diào)味品,具有獨特的香味和較高的藥用價值。種植獨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那么獨蒜是怎么種出來的?
春播一般在3月至4月進行,適合南方地區(qū)。此時氣溫逐漸升高,土壤溫度穩(wěn)定在10℃以上,有利于蒜種發(fā)芽和生長。秋播一般在9月至10月進行,適合北方地區(qū)。此時氣溫適中,土壤濕潤,有利于蒜種在冬季前長出壯苗,為來年生長打下基礎(chǔ)。
二、選擇優(yōu)質(zhì)的蒜種
蒜瓣飽滿,大小均勻,無病斑、無損傷。蒜瓣無病蟲害,無霉變,無腐爛跡象。選擇適合當?shù)貧夂蚝屯寥罈l件的品種,如獨蒜蘭、獨頭紫皮蒜等。
三、土壤準備
在種植前,將土地深耕20至30厘米,使土壤疏松,增加通氣性和透水性。每畝施用腐熟的有機肥3000至4000公斤,復(fù)合肥50公斤,均勻撒在地表后翻入土中。將土地整平,做成寬1.2至1.5米、高20至25厘米的畦,便于灌溉和排水。
四、種植方法
1.種蒜處理
將蒜種剝?nèi)ネ馄?,但不要剝掉蒜瓣的?nèi)皮,以免損傷蒜瓣。將蒜瓣放入清水中浸泡12至24小時,讓蒜瓣充分吸水,促進發(fā)芽。浸泡后將蒜瓣撈出,放在通風處晾干表面水分。
2.播種
采用穴播或條播的方式。穴播時,按行距15至20厘米、株距10至15厘米挖穴,穴深5至8厘米,每穴放入1粒蒜瓣,芽尖朝上。條播時,按行距15至20厘米開溝,溝深5至8厘米,將蒜瓣按株距10至15厘米均勻播入溝內(nèi),芽尖朝上。
播種后,用細土覆蓋,厚度約3至5厘米,輕輕壓實,使土壤與蒜瓣緊密結(jié)合。播種后立即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發(fā)芽。
五、田間管理
1.澆水
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積水。一般每隔3至5天澆一次水。出苗后根據(jù)天氣和土壤濕度情況,適當減少澆水頻率,一般每周澆水1至2次,避免土壤過濕導致爛根。
蒜苗長到15至20厘米時,需水量增加,應(yīng)保持土壤濕潤,每周澆水2至3次。收獲前10至15天停止?jié)菜?,讓土壤逐漸干燥,便于收獲。
2 施肥
蒜苗長到10至15厘米時,每畝追施尿素10至15公斤,促進蒜苗生長。蒜頭膨大期是需肥高峰期,每畝追施硫酸鉀復(fù)合肥20至25公斤,促進蒜頭膨大。在蒜頭膨大期,每隔7至10天噴施一次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連噴2至3次,提高蒜頭品質(zhì)。
3.中耕除草
播種后至出苗前,進行1至2次中耕,深度3至5厘米,疏松土壤,增加通氣性,促進發(fā)芽。出苗后,及時人工除草,避免雜草與蒜苗爭奪養(yǎng)分。也可使用除草劑,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劑量,避免對蒜苗造成傷害。
4.病蟲害防治
獨蒜常見的病害有葉枯病、紫斑病、銹病等。葉枯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紫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銹病可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常見蟲害:獨蒜常見的蟲害有蒜蛆、薊馬等。蒜蛆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薊馬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
綜上就是獨蒜的種植技巧,獨蒜的收獲時間一般在5月至6月,當蒜葉枯黃、蒜頭飽滿時即可收獲。收獲過早,蒜頭未充分膨大,產(chǎn)量低;收獲過晚,蒜皮易破裂,不耐貯藏。
關(guān)于獨蒜是怎么種出來的?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