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早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預防?
惠農網·農技學堂
15670人閱讀
辣椒作為一種廣受歡迎的調味型蔬菜,在我國的種植面積是分布非常廣的,南北方均有不少朋友種植,市場需求大,發(fā)展前景廣闊。下面一起學習一篇辣椒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

1、播種時間
根據市場需求、氣候條件和栽培茬口,各區(qū)域需確定具體播種期。一般來說,早春辣椒適合在12月至次年1月播種,夏秋茬辣椒則在2月至3月播種。中高海拔地區(qū)主要選擇夏秋茬栽培,而低海拔富熱河谷區(qū)可根據茬口安排選擇早春栽培。
2、種子處理
每畝用辣椒種20-30克。播種前需進行種子處理:將種子曬種2天后,用55℃-60℃溫水浸種,攪拌15-20分鐘,撈出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分鐘,或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隨后用清水沖洗4-5次,晾干備用。
3、育苗方式
(1)穴盤育苗技術
基質可購買或自配。自配基質需滿足營養(yǎng)豐富、疏松透氣、無病蟲害的要求,孔隙度約60%,pH值6-7,速效磷含量2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鉀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氮150毫克/千克以上。采用50孔或72孔塑料穴盤,舊穴盤需用800倍多菌靈溶液消毒后使用。
種子經消毒處理后可播種。機播或人工播種時,先將穴盤內基質壓實,基質下陷1厘米,每穴播種1-2粒,播種后覆蓋基質,壓平,澆足水,覆蓋地膜。幼苗頂土后撤除覆蓋物,及時澆水。

(2)漂盤育苗技術
根據育苗設施確定育苗池大小。一般寬度以3-5盤排放為宜,長度根據育苗棚長度確定,但不超過30米。池內高10厘米,中間走道寬50-70厘米,池底鋪0.06-0.08毫米厚的塑料膜。
水質pH值以6.5-7為宜,播種前一天灌水至8-10厘米深,如有漏水需及時補水,可噴灑硫酸銅防止藻類滋生。漂浮育苗盤通常選用160穴,長57厘米、寬36厘米、高5.5厘米的漂浮盤。使用1季以上的育苗盤需用0.1%硫酸銅溶液或用多菌靈藥液浸泡消毒。
可購買專用漂浮育苗基質,主要由高溫消毒處理過的草炭、珍珠巖和蛭石等按比例配制而成。基質中添加0.05%多菌靈,加水至基質松散但能成團。裝盤前檢查育苗盤底孔是否堵塞,裝填基質后輕拍盤側使其均勻。播種時每穴播1-2粒種子,播后覆蓋基質與盤面齊平。
將播種后的漂浮盤整齊擺放在育苗池水面上,入池24小時后檢查吸水情況,如有不吸水的種植孔需用細鐵絲鉆通。可購買營養(yǎng)全面的育苗專用營養(yǎng)液肥,或自行配制。自行配制時,每10盤用15:15:15復合肥200克,溶解后攪拌均勻,放入育苗盤。幼苗真葉長出時添加1次營養(yǎng)液。
4、育苗設施
選用連棟溫室大棚、鋼架大棚、中小拱棚等育苗設施,確保育苗環(huán)境穩(wěn)定。
## 三、大田移栽
### (一)栽培方式
常采用育苗起壟覆膜栽培,苗齡約50天,8 - 10片真葉時移栽。起壟帶溝寬1.5米,溝寬0.3米,壟高20 - 25厘米,廂面平整不積水。
### (二)重施底肥
每畝用腐熟農家肥20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400千克,加辣椒專用肥50 - 75千克,可穴施或耙面施入。
5、栽植密度
根據品種選擇種植密度,比如美人椒2000-2500株/畝;遵辣系列2800-3200株/畝;明椒9號2200-2500株/畝等。
6、肥水管理
(1)澆水
溫度在15℃-20℃時,采用膜下暗灌,有條件可使用滴灌或微灌,效果更佳。
(2)追肥
辣椒喜肥耐肥,追肥關鍵時期為開花結果期。此時氮、磷、鉀吸收量分別占總量的57%、61%和69%。追肥原則為輕施苗肥,穩(wěn)施花蕾肥,重施膨果肥,勤施采果肥。氮肥多則辛辣味淡,磷、鉀、微肥多則辛辣味濃。
輕施苗肥:移栽緩苗后10天左右,淋施辣椒專用肥5-10千克/畝,1-2次,促進根系生長。
穩(wěn)施花蕾肥:定植后40天左右,每畝穴施專用肥15-20千克,1-2次,促進植株生長和開花結果。
重施膨果肥:第一批幼果坐穩(wěn)后,穴施專用肥20-25千克/畝,1-2次,減少落果和畸形果。
勤施采果肥:第一批辣椒采摘后,第二、三層果實膨大時,穴施專用肥20-25千克/畝,后期用1%磷酸二氫鉀溶液加硼、鈣等中微量營養(yǎng)元素噴施2-3次,防止畸形果和缺素病害。

7、病蟲害防治
(1)生理病害
包括僵苗、徒長、漚根、葉片扭曲、日灼病、落葉落花落果等。防治方法如下:
選擇疏松、通氣性良好的土壤,注重有機肥和大中微量營養(yǎng)元素的施用??茖W育苗,培育壯苗。適時定植,采用高畦深溝,移栽前注意煉苗。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合理施肥,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及時防治病蟲害。
(2)常見病害
包括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病毒病、瘡痂病、疫霉病、軟腐病、炭疽病等。防治方法如下:
選用抗病品種,這是最經濟有效的措施。采用浮盤育苗,節(jié)約種子,減少移栽時對根部的傷害,降低病害發(fā)生率。 實施輪作,選擇非茄科作物前作,或采用水旱輪作,也可適量施用生石灰75-100千克/畝,殺死土壤病原菌。選擇土質疏松、排水便利的地塊種植,注重有機肥施用,合理搭配氮、磷、鉀肥。
5-9月是病害防治關鍵時期,移栽后至開花結果期,每隔10天噴施波爾多液或多菌靈、百菌清等,采果盛期每隔7-10天噴施甲霜靈或百菌清等。
(3)常見蟲害
分為地下害蟲、葉片害蟲和果實害蟲三類。防治方法如下:
地下害蟲:如土蠶、螻蛄、蠐螬等,定植后每隔7-10天施藥1-2次,可使用敵百蟲或阿維菌素。
葉片害蟲:螨類和蚜蟲是主要害蟲。螨類害蟲可在葉卷初期噴施阿維菌素或克螨特;蚜蟲可在定植后或初發(fā)時用1%苦參堿加啶蟲脒或吡蟲啉處理,每隔7-10天噴藥1次。
果實害蟲:如棉鈴蟲、煙青蟲等,可在發(fā)現蟲果后用吡蟲啉或At乳油等藥劑防治。
其他防治技術:安裝太陽能殺蟲燈、性引誘器具、色板等,采用物理、生物和農業(yè)綜合防治措施。
以上是辣椒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從播種育苗到病蟲害防治,涵蓋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關鍵要點,希望能為大家的辣椒種植提供參考。
關于辣椒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湘公網安備 43010202001359號
長沙網安數字警務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湘B2-20130072 營業(yè)執(zhí)照 食品經營許可證:JY14301020285067(1-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湘)-非經營性-2024-007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證書 (湘)長字第0018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