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種植新技術與管理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5818人閱讀
白術偏好涼爽的環(huán)境,不耐炎熱和潮濕,其根莖具有耐寒的特性,在種植白術時,應挑選氣候適宜、土壤肥沃、土質(zhì)疏松且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并且要避免與煙草、馬鈴薯、辣椒等作物輪作,以防病蟲害的傳播。 白術的栽培周期通常為兩到三年。下面學習一篇白術種植方法和時間。
1.選種與育苗
精選新鮮、籽粒飽滿、無病無害的白術種子,先用溫水浸泡一天以促進發(fā)芽,然后在春分至清明期間進行播種。每畝播種量控制在5至7公斤,播后用稻草覆蓋以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及時揭去覆蓋物,加強田間管理。
2.移栽與整地
挑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避免與煙草、馬鈴薯、辣椒等作物連作。在霜降后進行深翻土地,深度約30至50厘米,并施足基肥,每畝施用有機肥1000至1250公斤或化肥150至200公斤。然后整理成南北向的廂子,廂寬135至170厘米,長82至100厘米,廂間距33厘米。移栽最佳時期是從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一月前十天,最遲不超過清明。按照每行5株,株距30厘米,深度10厘米左右的標準種植,覆蓋細黃泥2.5至3.3厘米,并再次覆蓋稻草。
3.施肥與灌水
白術生長期需適量氮、磷、鉀肥?,F(xiàn)蕾前后追施一次肥,每畝施尿素20公斤和復合肥30公斤,施于行間溝中并覆土澆水。摘蕾后一周再追肥一次。白術怕積水和干旱,要及時排水和灌溉,尤其在根莖膨大期需保持適當水分。
4.除草與摘蕾
白術幼苗出土后要及時除草,初期中耕可深些,后期淺鋤。5月中旬后一般不再中耕,株間雜草用手拔除。6月中旬開始現(xiàn)蕾,除留種田外,其他田塊應及時摘除花蕾。摘蕾應在晴天進行,注意不損傷莖葉,并在摘蕾后一周內(nèi)進行打頂。
5.收獲與加工
白術的生長周期為兩至三年。收獲時間通常在霜降后至立冬前,當根莖變黃、葉子枯萎時進行。收獲時要小心翼翼,避免損傷根莖,晾曬至半干后切去須根和苗口,再晾曬至八九成干,最后用火烘烤或蒸煮至根莖變白,晾曬至全干后即可儲存或銷售。白術的加工方法多樣,包括生白術、炒白術、焦白術、土炒白術等,不同方法適用于不同的藥用需求。
綜上就是白術的種植要點介紹,種植白術首先要了解白術的生長習性,看看當?shù)丨h(huán)境是否能夠種植。
關于白術種植方法和時間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