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從播種到收獲多長時間?
惠農網·農技學堂
15554人閱讀
白菜,被譽為“蔬菜之王”,以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廣泛的適應性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然而,要實現(xiàn)高產并保證品質,需要掌握一些關鍵的種植技巧。下面一起學習下白菜怎么種植?
1、種子消毒
鑒于白菜易受害于多種病害,如軟腐病、黑腐病等,建議對購回的白菜種子實施嚴格的消毒處理。具體操作可采用1%硫酸銅溶液或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種子15分鐘,有效殺滅附著于種子表面及內部的病菌。之后,務必用清水徹底沖洗種子,以確保播種前種子的清潔無殘留。
2、精細間苗
為避免幼苗過密導致的資源競爭,需實施多次間苗。首次間苗宜在幼苗出土后5-6天進行,隨后每隔5天再行一次,直至達到合理密度。此舉有助于幼苗充分吸收陽光、水分及養(yǎng)分,從而培育出健壯的苗株,為白菜的高產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注意避免“高腳苗”現(xiàn)象,確保幼苗健康發(fā)育。
3、充足底
白菜作為喜肥作物,對土壤質量要求較高。建議選擇保水保肥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進行栽培,并施入足量腐熟農家肥作為底肥,每畝用量可達3000公斤,并輔以50公斤三元復合肥(N:P:K=15:15:15)。此舉不僅能為白菜生長提供全面而持久的營養(yǎng),還能有效改良土壤環(huán)境,提升白菜品質。
4、壟作栽培
為減少積水導致的爛根風險及病害發(fā)生,推薦采用壟作栽培方式。壟高控制在10-15厘米,壟寬40厘米,壟溝寬20厘米,以增強土壤透氣性和排水性,同時利用晝夜溫差促進光合作用產物積累。
5、平衡追肥
根據(jù)白菜生長階段合理追肥,是確保其高產優(yōu)質的關鍵。移栽一周后,可施入腐熟稀糞水或尿素作為提苗肥;進入結球期后,對養(yǎng)分需求劇增,應及時追施復合肥,每畝約30公斤,注意施肥位置與根部保持一定距離,并避免收獲前20天內再行追肥。
6、食醋噴霧
利用食醋溶液進行葉面噴施,可有效提升白菜產量與品質。食醋中的氨基酸、糖類等營養(yǎng)物質能促進光合作用,增強葉片肥嫩度;同時,其酸性環(huán)境能抑制部分病菌與害蟲繁殖,減少病蟲害發(fā)生;此外,還能增強白菜的抗旱、抗熱、抗寒能力。推薦在白菜緩苗期后,每隔10天噴施一次300-400倍稀釋的食醋溶液,連續(xù)3次。
7、科學灌溉
白菜生長過程中需水量較大,但應根據(jù)生長階段合理灌溉。播種與定苗時需澆透水以促進發(fā)芽與緩苗;苗期勤澆小水以促進根系生長;蓮座期后逐漸加大灌水量,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大水漫灌;結球期則需確保土壤見干見濕,以滿足白菜對水分的最大需求。
8、病蟲害早防早治
采取預防措施減少白菜病蟲害發(fā)生。苗期可通過撒施草木灰等方式預防蟲害;結球期前可噴施吡蟲啉等藥劑防治蟲害,并噴施中生菌素等預防軟腐病等病害。同時,注意根據(jù)市場需求適時采收白菜,避免低溫凍害影響品質。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科學的種子消毒、精細間苗、充足底肥、壟作栽培、平衡追肥、食醋噴霧、科學灌溉及病蟲害預防等措施,可顯著提升白菜的產量與品質,實現(xiàn)高產高效種植目標。
關于白菜怎么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