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葉斑病、病毒病、軟腐病、蠐螬、蚜蟲防治措施
惠農網·農技學堂
3764人閱讀
天麻,別稱赤箭、定風草、仙人腳,是一種屬于蘭科的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它不僅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中被珍視為珍貴的藥材,同時也是一種廣受歡迎的保健品。天麻的藥用部位主要來自其地下的塊莖。隨著近年來天麻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量顯著增加,加之國內藥品和保健品行業(yè)對其需求的持續(xù)增長,天麻的市場潛力和發(fā)展前景顯得尤為廣闊和樂觀。下面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天麻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1、菌種的準備
在天麻栽培中,用于直接培養(yǎng)菌材的蜜環(huán)菌菌種來源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天然野生菌種:直接從自然環(huán)境中采集的菌種。
室內純菌種:在實驗室條件下培養(yǎng)得到的純凈菌種。
室外新菌種:在室外特定條件下新培養(yǎng)的菌種。
伴栽過的有效舊菌材:已經用于過天麻栽培且仍具有活性的菌材。
目前,生產實踐中普遍采用的是室外培養(yǎng)蜜環(huán)菌枝。
2、菌材培養(yǎng)時期
天麻的栽培分為冬栽和春栽兩種方式,相應的菌材培養(yǎng)時間也有所不同:
冬栽天麻:適宜在每年的6月至8月期間培養(yǎng)菌材。
春栽天麻:適宜在每年的9月至10月期間培養(yǎng)菌材。
菌材的培養(yǎng)時間非常關鍵,若培養(yǎng)過早,菌材可能會因消耗而腐爛,菌種也容易老化;若培養(yǎng)過遲,則由于氣溫下降,蜜環(huán)菌的生長速度會減慢,導致菌材無法在當年使用。
3、菌材樹種選擇與處理
蜜環(huán)菌與殼斗科樹種具有極佳的親和性,殼斗科樹種以其堅硬的材質和強耐腐性成為首選。此外,山茱萸科的燈臺樹、薔薇科的野櫻桃、樺木科的樺樹也是不錯的選擇,它們易于感染蜜環(huán)菌且生長迅速,縮短了培養(yǎng)時間。選擇樹種時應考慮當地樹木資源,挑選直徑6~8cm的樹木,加工成長60~80cm的木段,并在木段上以適當間隔砍出魚鱗口,以促進蜜環(huán)菌的侵入。為保證蜜環(huán)菌生長所需的水分,應使用新鮮木材,并盡量減少雜菌感染的可能性。在木材稀缺地區(qū),可使用稻草、茅草、玉米須等材料替代,與菌種混合后直接用于天麻栽培。
4、培養(yǎng)場地選擇
培養(yǎng)場地應靠近天麻種植區(qū),以減少搬運工作。選擇坡度小于20°的向陽山地,土壤以深厚、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佳,并確保有灌溉水源。
5、培養(yǎng)料的準備
培養(yǎng)料用于填充木材間空隙,為蜜環(huán)菌提供營養(yǎng)。通常使用半腐熟落葉或鋸木屑與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6、菌材培養(yǎng)方法
以窖培法為主,挖寬1m、深30~60cm的窖,長度根據需要而定。窖底挖松后鋪6cm厚的樹葉,然后平放段木,若段木較干則需提前浸泡。在段木間放入4~5根菌枝,灑水濕潤,用腐殖土填充空隙。按此方法逐層疊加,最后覆蓋6~10cm厚的土壤,并用草或落葉覆蓋以保溫保濕。
菌材培養(yǎng)是確保天麻質量和產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需要精心管理。以下是對菌材培養(yǎng)管理的改寫:
7、菌材培養(yǎng)的管理
為了確保天麻的高產和優(yōu)質,菌材培養(yǎng)的管理至關重要。
濕度調節(jié):維持菌材窖內填充物及段木的含水量在30%~40%的適宜范圍。定期檢查窖內濕度,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進行澆水或排水,以保持最佳濕度狀態(tài)。
溫度控制:蜜環(huán)菌生長溫度范圍6~28℃,超過30℃生長受限,且易滋生雜菌。最佳生長溫度18~22℃,為蜜環(huán)菌提供最佳生長條件。春秋季節(jié)溫度較低時,可通過覆蓋塑料薄膜來提升窖內溫度。
保溫保濕措施:在培養(yǎng)窖上覆蓋枯枝落葉或草料,以增強保溫保濕效果。
8、田間管理
覆蓋免耕:栽種完畢后,使用樹葉和草對畦面進行覆蓋,以保溫保濕,防止凍害和雜草生長,同時避免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透氣性。
水分調節(jié):天麻和蜜環(huán)菌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需求各異,總體需求呈前高后低趨勢。早春保持土壤微濕,4月新芽萌發(fā)期需水量增加。7~8月為生長旺季,需水量最大。9月下旬至10月初生長定型,進入休眠期,需控制水分。11月至次年3月休眠期,需水量極少。干旱時,3~4天澆水一次,避免過量。雨季注意排水,必要時覆蓋塑料膜防水。
溫度調節(jié):6~8月高溫期,采取遮陰措施如搭棚或間作高稈作物。越冬前加厚蓋土并覆蓋草料保溫。春季溫度回升后,及時揭去覆蓋物,減少蓋土,提高地溫。
除草松土:一般不進行除草,多年分批收獲時,在劍麻出苗前鏟除地面雜草。大雨或灌溉后,適當松動表土,促進空氣流通,但不宜過深以免損傷幼麻。
精心管理:嚴禁人畜踩踏,以免破壞菌材和菌索,影響天麻生長和產量。
9、病蟲害及其防治
(1)病害
雜菌感染:選擇新鮮木材,縮短培養(yǎng)時間,消毒晾曬培養(yǎng)料,選用優(yōu)質純菌種,嚴格選種,小畦種植。
塊莖腐爛?。哼x擇地勢高、土壤疏松的地方種植,加強窖場管理,保持濕度穩(wěn)定,選擇完整無傷的初生塊莖。
(2)蟲害
粉蚧:收獲時發(fā)現應燒毀菌材,大面積發(fā)生則不宜再種。
蠐螬:使用90%美曲膦酯或辛硫磷乳油澆灌蟲穴。
白蟻:用松枝誘集,滅蟻靈毒殺,或用肉皮等誘集后用熱水澆殺,窖場四周挖溝撒石灰。
螻蛄:使用90%美曲膦酯拌炒香的麥麩或豆餅誘殺。
蚜蟲:使用40%樂果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噴霧防治。
10、采收
天麻的采挖一般在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此時新生塊莖進入休眠期。采收時輕拿輕放,選取健壯劍麻作為種麻,其余加工成產品。畝產鮮重約1200kg。
綜上就是天麻的種植管理技術要點,目前天麻種植有很多種方法,大家可以采用最適合自己的,如果還有其他疑問,也可以留言。
關于天麻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