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菜的種植方法及時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88113人閱讀
茼蒿是一種快速生長、半耐寒、短日照的蔬菜,最適宜在溫度和濕度適中、光照較弱、氣候涼爽的環(huán)境中生長。在高溫強光的夏季和低溫光照不足的冬季,茼蒿的生長并不旺盛。當溫度低于10-12攝氏度或高于30攝氏度時,茼蒿的生長會受到不良影響,這不僅不利于高產(chǎn)豐收,還對植株的健康生長造成阻礙。下面學習一篇春季茼蒿的種植管理技術(shù)。
1、土壤選擇
茼蒿最適宜生長在pH值為5.6-6.8的土壤中,肥厚的土層、疏松通透的土壤和良好的排灌條件的沙質(zhì)土壤有利于茼蒿的生長和高產(chǎn)。
2、整地與做畦
在播種前,先進行土地翻整、細耙和作畦。建議每畝施入2500-3500公斤農(nóng)家糞肥和50-60公斤過磷酸鈣(或40-50公斤過磷酸鈣或20-30公斤磷酸二銨)作為基肥。施肥后,起壟作畦或平畦,畦長和畦寬一般分別為10-15米和1.2-1.5米。
3、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2-3天,用50-53度的溫水或500倍的50%多菌靈、2%的氫氧化鈉、250倍的50%代森銨、0.1%的甲基托布津、500倍的72%農(nóng)用鏈霉素、10%磷酸三鈉連續(xù)浸種15-20分鐘。然后將種子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后進行播種或在25度左右的溫濕環(huán)境中催芽。
4、播種方法與密度
茼蒿常用的播種方法有撒播和條播。播種前要澆透底水,等水分完全滲透后,將茼蒿種子均勻撒在濕土上,播種深度以2-3公分為宜。播種后用0.5-0.8公分的細薄土或草木灰蓋種。播種密度方面,每畝播種量約為1-2公斤。小葉茼蒿適合密植,每畝用種量為1.5-2公斤;大葉茼蒿適合稀植,每畝用種量為1-1.5公斤。
5、間苗管理
茼蒿播種后要保持苗床土壤濕潤。種子發(fā)芽后5-7天,幼苗長出2-3片真葉或株高3公分左右時進行間苗,或在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定植。間苗時按照留壯去弱、留稀去疏、留大去小的原則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間苗以疏苗為主,保持苗間距3公分;第二次間苗以定苗為主,小葉茼蒿苗間距5公分左右,大葉茼蒿苗間距25公分左右。
6、幼苗期的水肥管理
茼蒿喜歡水肥充足的環(huán)境。出苗后要根據(jù)苗情、土壤干濕狀況進行2-3次追肥澆水,以速效性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如硫酸銨、尿素等)。第一次追肥可在苗高10-12公分或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進行,每畝用15-20公斤硫酸銨或8-12公斤尿素隨水沖施。之后每次收割后可每畝隨水沖施15公斤左右的高氮型復合肥。同時要加強田間中耕松土和除草管理。
7、科學采收
茼蒿生育期較短,從播種到采收約需40天。當茼蒿長出12-13片真葉或株高達20公分左右時,即可采收。為提高產(chǎn)量,每次采收時在近地面根基部2-3公分處割下。為保持茼蒿口感品質(zhì),建議在早晨進行采收。
總的來說,茼蒿是一種農(nóng)村地區(qū)很常見的野菜,非常容易生長,由于現(xiàn)在市場需求還算不錯,人工種植的農(nóng)戶也比以前多了。
關(guān)于春季茼蒿的種植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