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種法和養(yǎng)護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9545人閱讀
百合露地種植的最佳時期為8-9月。若要盆栽百合,可在3月份進行上盆,這樣6月份便能開花。另外,如果選擇在10-11月進行上盆,可以讓百合在室內(nèi)過冬,待到翌年5月,便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一般來說,百合的種球大約20-30天就能長出新芽,破土而出。下面簡單學習一篇百合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
1、選擇種球
為確保百合花的良好生長,種球的大小和質(zhì)量至關重要。一般而言,亞洲百合的種球應選擇周徑在12~14cm的;鐵炮百合的種球也應選擇周徑在12~14cm的;而東方百合的種球則應選擇周徑至少在16cm以上的。其他品種如需盆栽,可選用周徑在10~12cm的種球。此外,為保證種球的活力,應確保其完好無損,無病蟲害。
2、配置土壤
百合喜好肥沃且腐殖質(zhì)豐富的深厚土壤,最忌諱硬粘土。因此,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其pH值應在5.5-6.5之間。
3、濕度控制
百合花種植后,要確保澆足水。出苗前,應根據(jù)盆土濕度適當澆水,以利于發(fā)根和出苗。但要注意避免過度澆水,以免引起鱗莖腐爛。生長期間,應保持盆土濕潤,而在生長旺盛期和天氣干燥時,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shù),但同樣要避免積水,以防出現(xiàn)腐爛現(xiàn)象。在花后,應減少澆水量,以利于鱗莖儲存養(yǎng)分。
4、溫度調(diào)節(jié)
百合花的生長和開花適宜溫度為16~24℃。當溫度低于5℃或高于30℃時,其生長會受到嚴重抑制。而當溫度低于10℃時,植株的生長將受到影響。因此,在冬季夜間溫度低于5℃且持續(xù)5~7天的情況下,花芽的分化和花朵的發(fā)育會受到嚴重影響,可能會導致開花時間推遲或出現(xiàn)盲花、花裂等問題。
5、光照需求
百合花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光照強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種植后,應先將其放在陰涼處約4天,然后可以逐漸接受陽光照射,這樣可以使植株更健壯、矮化,且花朵大而艷麗。然而,在現(xiàn)蕾期,為避免葉片溫度過高,應適當遮陽。在其他生長階段,尤其是花朵發(fā)育期,應加強光照。
6、施肥技巧
在種植新種球或換盆換土時,應加入適量的德沃多生物有機肥或農(nóng)家肥作為底肥。生長期間,每隔7-15天應使用1:300德沃多通用型或綠葉型營養(yǎng)液進行施肥?,F(xiàn)蕾至開花期,每15天噴灑0.2%—0.3%德沃多催花王或磷酸二氫鉀溶液一次。剪花后要追肥1—2次德沃多速效復合肥一次。
7、種球保存
對于盆栽百合的種球,在夏季進入休眠期后,地上部分會枯萎,此時應將種球留在土壤中,連同花盆一起放在陰涼處,并偶爾澆水。另一種保存方法是挖出種球并儲存在沙子里,但要注意不能過于干燥,并盡量保持涼爽的環(huán)境,直到秋天再重新種植。
綜上就是百合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百合其實也有很多品種和花色,喜歡百合的朋友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品種進行栽種。
關于百合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