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食用菌栽培技術課程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053人閱讀
金耳菌滑潤可口、味香色美、營養(yǎng)含量又十分豐富,含有多種的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除食用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經(jīng)濟價值高,下面就來說說金耳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
1、種植場地
栽培金耳可利用閑置的房屋進行改造,也可以搭建菇棚。要求周圍環(huán)境光照充足,清潔衛(wèi)生,無污染源。金耳跟其它的食用菌不一樣,在子實體生長期間,必須要有光照,才能成為金黃色,在沒有光照的環(huán)境中會失去了商品價值,長成白色的金耳。利用閑置房屋做菇房,要多開一些窗戶,引起更多光線,方便通風透氣。
2、種植季節(jié)
金耳在春秋兩季都可以種植,以秋季種植為最佳。從10月上旬開始種植,至第二年3月采收結束,整個種植季半年左右。
3、栽培料配制
闊葉樹木屑70%,棉籽殼20%,麥麩3%,玉米粉5%,蔗糖1%,石膏粉1%。把棉籽殼提前1天浸泡,泡足水后撈起瀝干后加入其它原料拌勻,含水量60%(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宜),酸堿度為5.8至6.2。
4、裝袋滅菌
選用12×55厘米的低壓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裝料1公斤左右,裝料要松緊適度,每袋打5至6個深5厘米、直徑2厘米的接種孔,孔口用膠布貼封。采用常壓滅菌,鍋內(nèi)溫度達到100℃后保持12小時以上,當菌袋冷卻至室溫后即可接種。
5、接種培養(yǎng)
接種時揭開袋孔口的膠布,先在孔底放入一塊菌種,再放入一塊1厘米大小的子實體耳塊,最后封上膠布,搬入培養(yǎng)室進行發(fā)菌。
6、管理
(1)發(fā)菌期:要遮光,避免陽光直射,溫度控制在20至23℃,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左右。一般經(jīng)過23天左右,菌絲即可長滿袋。
(2)出耳期:接種后30天左右菌絲長滿,要將菌袋平放在出菇架上,及時撕掉接種口的膠布,并蓋上報紙,往報紙上噴水,保濕遮光。加大晝夜溫差在10度以上,往地上和墻上噴水,空氣相對濕度85%。當幼耳長到2厘米時,要延長通風時間,加大通風量,并打開窗戶,引進光照,但不能強光直射,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一個月左右轉色為金黃色就可以采收了。
(3)病蟲害防治:金耳的主要病害是在種植時容易受到曲霉、綠色木菌青霉等雜菌的污染。如果不及時處理,會使整個菇房都受污染,防治方法是定期用來多菌靈、蘇爾噴灑消毒,或者用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熏蒸。蟲害主要是防老鼠和白蚊。
以上就是關于金耳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介紹了,金耳氣味清香、食味鮮美,是著名的食、藥、美容兼用的珍稀菌種,你吃過金耳菌嗎?
關于金耳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