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農事指南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13754人閱讀
桑黃,別名桑上寄生、桑臣等,屬多孔菌科木層孔菌屬,是常見的中藥材之一,在我國分布于華北、西北及黑龍江、吉林、臺灣、廣東、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桑黃種植技術與種植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1、溫室建設
在種植桑黃時,一般采用室內的架子結構,要搭建合理的桑黃棚,這樣桑黃才能有比較高的產量,溫室應建在保溫保濕好、通風良好、排水通暢、光照適宜、管理方便的地方,溫室的地面應保持清潔,墻壁應相對防潮,培養(yǎng)料進入溫室前,應進行消毒。
2、配制栽培料
配制栽培料時,首先要將棉籽殼、麩皮、石膏粉、鋸末混合均勻,然后控制栽培料的含水量在60-65%之間。培養(yǎng)料混合均勻后,可用聚乙烯袋裝袋,然后常壓滅菌,再接種,已種植的移至無菌培養(yǎng)室,每周應上下翻動一次,使溫度達到平衡。
3、溫度管理
桑黃是一種暖型真菌,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對溫度有較高的要求,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4-28℃,產卵期需要保持在22-28℃,每天通風半小時左右。絲滿3/2時,需移至培養(yǎng)棚,需松袋口,在溫室里,應該避免陽光直射,一般散光比較合適,25-32天后,菌絲可以用塑料袋覆蓋,如果有一些發(fā)育不均勻的,可以挑出單獨培養(yǎng)。

4、溫室管理
桑黃發(fā)黃時,空氣相對濕度應提高到90-95%,應提供散光和充足的氧氣,以保持地面的淺水,然后每天向墻壁和空間噴水3-4次,以保持濕度。早上8點前和下午4點后開門通風,氣溫較低時,可于中午12時至下午2時進行通風,原基膨脹需要3-5天,然后逐漸形成帽,此時需要噴水保濕。
5、采收
當帽的顏色變成黃棕色時,帽邊的白色消失,開始變黃,黃棕色的霧狀孢子從后面噴出,說明桑黃已經(jīng)成熟。桑黃采收前一周停止噴水,關閉通風口,地面鋪上塑料薄膜,用剪刀將桑黃柄基部剪斷或用手慢慢摘下,采收后晾干或曬干。

以上就是桑黃種植技術與種植方法的介紹,桑黃生于楊、柳等闊葉樹樹干上,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雜質后曬干即可用作藥材。
關于桑黃種植技術與種植方法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湘公網(wǎng)安備 43010202001359號
長沙網(wǎng)安數(shù)字警務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湘B2-20130072 營業(yè)執(zhí)照 食品經(jīng)營許可證:JY14301020285067(1-1)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湘)-非經(jīng)營性-2024-007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證書 (湘)長字第0018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