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草栽培種植技術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19341人閱讀
黃麻是一種一年生的纖維草本經濟作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種植,種植黃麻可以收獲高產優(yōu)質的纖維,而纖維的用途廣泛。下面一起來了解黃麻的種植時間與技術。
1、選地整地
黃麻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但要獲得高產,土壤必須是土層深厚、結構良好、富含有機質和氮素、排灌方便、旱澇保收、pH值為6.5~7.0的地塊。黃麻忌連作,輪作可減輕黃麻病害,提高產量和品質。在播種前須淺耕1~2次、細耙2~3次,要求達到平、細、勻。要做畦開溝。
2、播種時間
一般以當?shù)貧鉁胤€(wěn)定在15℃以上,日照不短于12.5小時即可播種,一般從“春分”至“清明”播種,而中下游區(qū)的播種時間則推后一個節(jié)氣從“谷雨”至“立夏”。
3、拌種播種
播種前,選擇晴天曬種2~3天,再用相當于種子重量的0.5%的退菌特拌種,并密閉5~10天,然后播種。黃麻可以撒播和條播,一般用條播,可以使得麻株分布均勻,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減少笨麻,增加有效麻。單行條播,行距在20~30厘米為宜。長果黃麻一般要放寬行距,縮小株距,圓果種黃麻則是要縮小行距,放寬株距;寬窄行條播,一般行以40~50厘米、窄行以12~25厘米為宜。
4、間苗
苗高2~3厘米開始間苗,一般間苗3~4次。苗高13~20厘米時定苗。應適當密植,留苗密度一般旱地麻區(qū)每畝定苗3.5~4萬株;稻田麻區(qū)每畝定苗2.5~3萬株;留種麻區(qū)每畝定苗2~2.5萬株。一般長果種黃麻比圓果種黃麻留密些。
5、中耕除草
一般進行3~4次,如苗期雨水多,土壤板結可以增加1~2次。中耕除草與施肥、培土可結合進行。有條件的農戶,可結合化學除草,采用地膜覆蓋,可大大減少麻田的雜草數(shù)量,可以省去除草,苗期低溫多雨,麻苗易發(fā)病,要特別注意開溝排水。
6、科學施肥
施肥是黃麻栽培技術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基肥可用廄肥、堆肥、綠肥、河泥。追肥用人糞尿、硫酸銨、尿素、餅肥、草木灰等。苗期宜勤施、稀施和重點施;要看苗施肥。麻株高33~67厘 米起要及時重施肥,逐步加重氮肥用量,分期施用,應做到無機肥和有機肥、速效肥和遲效肥結合施用,滿足7-8月黃麻生長期需要,麻株長到1.7~2米以后,看情況追施趕梢肥。一般追肥要求在8月上旬結束,追肥可結合間苗、中耕除草和培土進行。
以上就是關于黃麻的種植時間與技術的介紹了,黃麻我國栽培面積較廣,以廣西、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區(qū)為較多。黃麻是麻紡織工業(yè)的重要原料,也是農業(yè)、漁業(yè)、交通運輸業(yè)和國防工業(yè)的必要物質,用途十分的廣泛。
關于黃麻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