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的種植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44324人閱讀
紫蘇是我國南北各地栽培的一種一年生草本,常栽培在農(nóng)田和村莊周圍,別名有荏子、荏、白荏等,是唇形科紫蘇屬植物,下面來說說紫蘇的種植方法。
1、種植土地的選擇
紫蘇對環(huán)境的要求不高,生長適應(yīng)能力很強,適應(yīng)性強、耐瘠薄,只要有植物生長的地方紫蘇就能生長,一般生長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沙質(zhì)壤土、黏壤土,溝邊地邊、房前屋后。如果溫暖濕潤、土質(zhì)良好適宜生長的土壤,紫蘇品質(zhì)更好、產(chǎn)量更高、生長旺盛。水肥條件差,土地瘠薄,紫蘇的植株矮小,植株種子和莖葉產(chǎn)量很低。要達到高產(chǎn),必須選擇濕潤、疏松、肥沃的土地種植。
2、育苗
在4月上旬播種,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育苗地上,在播種前澆一次水等水滲透后,育苗地要選擇在向陽溫暖的地方,同時覆蓋細泥土1厘米左右,稍加壓實就可以。氣候干旱時要早晨和晚上澆水,播種后要保持土壤濕潤,一般在7—8天就可以出苗。疏去過密的幼苗,齊苗后進行間苗,并且適時澆水,經(jīng)常除草。
3、移栽
在6月上旬選擇陰天進行移栽,當苗高15—20厘米時,按深度為15厘米、55—60厘米的行距左右開溝,將苗按30厘米的株距排列在溝的一側(cè),然后覆蓋泥土踏實,隨后進行澆水。
4、管理
每畝施人畜糞尿1000—1500公斤,或者過磷酸鈣10公斤、施硫酸鈣5—10公斤,在植株高30厘米以上時進行追肥,均勻地撒在行間或者在行間開溝施下,然后將肥料覆蓋好,松土培土。雨后要及時排水,孕蕾期根據(jù)土壤的濕潤情況澆水1—2次。當植株長大封壟后就不再管理。
5、病蟲害防治
銹病:主要危害葉片,在潮濕的情況下蔓延更快,嚴重的時候,葉片翻卷脫落,背面密布黃褐色斑點,葉片枯黃。病株先在下部葉背面生黃褐色斑點,逐漸擴大到全株甚至于鄰株。
防治方法:提早收購,并清除田間落葉。開溝排水降低地面濕度。發(fā)病初期可用97%敵銹鈉300—400倍液加入少量洗衣粉,或者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每隔7—10天噴灑一次,連續(xù)2—3次。
斑枯?。撼跗谠谌~面上出現(xiàn)形狀、大小都不相同的黑褐色或褐色小斑點,之后發(fā)展為多角形或者圓形的大病斑,直徑一般在0.2—2.5厘米。嚴重時病斑匯合,葉片掉落,干枯后常常形成空洞。病斑在綠色葉片上比較明顯,但在紫色葉片上不明顯。
防治方法,選留沒有病的植株種子作種。注意避免種植過密,合理密植,土壤的排水。在發(fā)病初期開始,用1:1:200波爾多液噴霧或者80%可濕性代森鋅800倍液。連噴2—3次,每隔7天1次。
蘇子卷葉螟:幼蟲多吐絲將頂梢葉片卷曲成一團并在其中取食,危害頂梢和葉片。采用50%殺螟松1000倍液噴霧或者50%磷胺乳油1000倍液防治。
紅蜘蛛:6月到8月天氣濕度高、干旱的時候極易出現(xiàn)。紅蜘蛛聚集在葉背面刺吸汁液,紅蜘蛛成蟲細小,有時黃色,一般為橘紅色。初期葉片出現(xiàn)黃白色斑點,后在葉面可以看見較大的黃褐色斑點。斑點擴展后,葉子隨之脫落,全葉變黃。早期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噴殺防治。
紫蘇是做菜時常用的配料,尤其是做魚湯的時候加紫蘇,更能去魚的土腥味,增加營養(yǎng)提鮮魚湯。而紫蘇葉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比較高的,這種植物比較好養(yǎng)護,只要保證不積水和嚴重干旱,保持一個溫暖濕潤通風的環(huán)境,繁殖速度很快。
關(guān)于紫蘇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