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苗期5種病蟲害危害癥狀介紹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0527人閱讀
延胡索為罌粟科紫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稱元胡或玄胡,其塊莖為理氣止痛常用中藥。據(jù)藥書《開寶本草》,《本草原始》記載延胡索始于東北,華北栽種,南宋后南遷種植。因南方種植質(zhì)量更優(yōu),現(xiàn)主產(chǎn)浙江、安徽、江西等省,那么延胡索如何種植才能高產(chǎn)?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延胡索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株高10-20厘米,塊莖球狀或扁球狀,外皮灰棕色,內(nèi)黃白色,莖球上有多個芽眼。莖圓形,纖細,折斷后有黃色汁液,葉互生,有長柄,為1-2回三出復葉,小葉長橢圓至倒卵形,全緣,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小花淡紫色,紅色。蒴果線形,種子黑色,花期4月,果期5一6月。
二、延胡索生活習性
1、溫度
延胡索適宜生長溫和的氣侯條件下,能耐寒。地上部分生長期平均氣溫11-12.5度,當日平均氣溫20度時,葉尖會出現(xiàn)焦點,22度時中午葉片會出現(xiàn)卷縮狀,氣溫下降,光照不強才恢復正常,24度時葉片發(fā)生青枯,以致死亡。
2、水分
延胡索生長宜濕潤環(huán)境因素,怕積水,怕干旱,生長期雨水要均勻。年降雨在1350-1500毫米,1一4月降雨量在300-400毫米,有利生長。
3、光照
延胡索喜光。早晨陽光照得早,下午陰得早,對延胡索生長發(fā)育有利。蔭蔽度大,會使莖葉過長,影響光合作用,過強陽光對植株生長也不利。
4、土壤
延胡索根系生長較淺,集中分布在表*5-20厘米內(nèi),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最利根系和塊莖的生長。
5、土壤酸堿度
種植延胡索的土壤以pH中性,或徽酸,微堿為好。
凡土壤粘重,低洼積水的地塊不宜種植,忌連作。
三、延胡索的繁殖方法
多采用塊莖繁殖。在4月下旬采集的延胡索種子,采集后須濕沙藏到6月中旬播種,待翌年2月才出苗。出苗率極少,甚至出苗率為零。
1、塊莖選種
收獲延胡索時,選擇中等大小,體形扁球狀,橫徑1.5厘米左右,色淡黃,無病蟲害,傷疤的當年新生塊莖作種莖。
2、種莖的貯藏
種莖選后,先置通風干燥的室內(nèi)攤開晾干數(shù)日,待表皮稍干時即進行混砂貯藏。
南方可選擇地勢高燥,通風陰涼屋內(nèi)泥土地面,用磚圍成,在泥地上選鋪一層干燥細河沙,約10厘米,上放一層種莖(20厘米),再加上一層10厘米細沙,上撒一層薄草木灰,上覆蓋枝條等。貯藏期間,每隔半月檢查1次,保持一定的溫,濕度。發(fā)現(xiàn)霉爛,及時處理。
北方低誼寒冷地區(qū),可采用原地或室外搭棚挖窖貯藏。
四、延胡索的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擇向陽背風的地塊,土壤濕潤,疏松而富含腐殖質(zhì)的砂質(zhì)壤土。前作以水稻,瓜類,玉米為好,收獲后,翻耕土壤,每畝將*雜肥2千公斤與餅肥2百公斤混拌均勻施入作基肥,經(jīng)幾耕幾耙,使表面層疏松,然后耙平作成畦,畦溝寬40厘米,四周開好深排水溝,以利排水。
2、栽種
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適時栽種。過遲,因延胡索地上部位分生長期只有80余天,過早,溫度過高出苗易枯死。藥農(nóng),諺語:中秋種元胡,不早不晚。延胡索早栽種,勝施1次肥。
栽種方式采用寬畦條播產(chǎn)量高,在整好畦面按行距20厘米開溝,播幅10厘米。。溝不可深,以8厘米為宜,溝過深,不出苗,過淺發(fā)新生塊莖會較小。按株距7厘米,將莖芽頭向上,兩行品字形排列溝內(nèi),用*雜肥拌菜籽餅覆蓋在種莖上填滿溝,上面覆*。每畝用種莖量50-60公斤。
五、延胡索的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延胡索系淺根作物,根分布在表土層,塊莖也隨表土層生長,不宜耕鋤,僅能用手拔草,在2,3,4月各拔草一次,可做到田間無雜草。
2、追肥
施足基肥,重施臘肥,巧施苗肥,增施磷鉀肥。是達到苗壯,莖粒多,豐產(chǎn)保證。在整地時施入足夠的基肥后,在臘月12月上旬,在畦面上撒施一層每畝50公斤過磷酸鈣和餅肥,上面加一層腐熟農(nóng)家肥覆上細*,過一星期再澆一層人畜糞水,可促進地下莖生長旺盛,可防凍保苗。第2年2月上旬苗3厘米時再施入人畜糞水,可每畝1500公斤。
3、摘花蕾
出現(xiàn)花蕾時,及時剪除,以減少弄分消耗,有利增產(chǎn),在花蕾出現(xiàn)期,剪除花蕾后,可噴上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三十烷醇按說明書比例要求),連噴2次,能增產(chǎn)30%以上。
4、排灌水
延胡索在幼苗生長期,要求雨水均勻,若過干旱天氣,可在晚上進行溝灌,次日清晨排去積水,雨水過多時,及時排去溝內(nèi)積水。采收前一周不可灌澆水。
六、病蟲害及其防治
1、霜霉病
霜霉病為延胡索毀滅性病害,葉片先發(fā)病,初期產(chǎn)生褐色不規(guī)則病斑,邊緣不明顯,在濕度大時,葉背產(chǎn)生白色霉層,發(fā)病莖葉,很快變褐存死,植株死亡。
①實行水旱輪作,輪作期2-3年以上。
②種莖用1:1:100波爾多液,或慶豐霉素80單位浸種20分鐘,取出晾干后下種。
③合理密植,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
④增施磷鉀肥,氮,磷,鉀肥要配合施用。
⑤收獲時種莖要精選,以中等大小種為好。
⑥經(jīng)常到田間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拔除,病穴用5%石灰乳或50%托布津300倍液灌注消毒。
2、菌核病
3月中旬開始發(fā)病,4月發(fā)病嚴重。先為近表*的莖基部產(chǎn)生黃褐色棱形病斑,濕度大時,莖基軟腐,植株倒伏。葉片受害后,初呈現(xiàn)水漬狀橢圓形病斑,后變?yōu)榍嗪稚?,嚴重時成片枯死,*表布滿白色棉絮狀菌絲,及大小不同黑色鼠糞狀的菌核。
防治方法
①實行水旱輪作。
②雨后及時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
③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鏟除,并用石灰粉撒病區(qū),控制蔓延。
④發(fā)病初期噴65%代森鋅500倍液,或40%紋枯利1000倍液。
3、銹病
3月上,中旬發(fā)病,4月危害嚴重。危害葉及莖,葉面被害初期出現(xiàn)圓形或不規(guī)則綠色病斑,略有凹陷,葉背病斑稍隆起,生有橘黃色凸起膠粘狀物,破裂后散發(fā)出大量銹黃色的粉末,再次進行侵染危害,最后病斑變褐色穿孔,全葉枯死。
防治方法
①降低田間濕度。
②發(fā)病初期噴0.2度波美石硫合劑或97%敵繡鈉300倍液。
4、地下害蟲,有小地老虎,咬食幼苗,用90%敵百蟲1000倍液灌穴。
七、采收加工
在栽種后第2年4月至5月,地上莖葉枯萎后立即收獲,過早影響產(chǎn)量,過遲影響質(zhì)量。
收挖時,先淺翻,邊翻邊檢,采后再深翻檢一次,運回室內(nèi)攤開晾干,不能堆積,以免發(fā)酵。
用高壓水沖洗泥土,分級置筐中搓去表皮,瀝干,然后將塊莖投入沸水中煮4一5分鐘,至塊莖橫切面呈黃色無白心時攤在竹席上曬干,曬至3一4天后,收進室內(nèi)發(fā)汗,使內(nèi)部水分外滲,然后再曬至全干。
延胡索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元胡,它是罌粟科中的一種多年生植物。主要的藥用部分是它的塊莖,富含豐富的生物堿,常用于止痛、活血散瘀以及跌打損傷等,對晚期癌痛病人友好,很多時候可以代替“三七”使用。延胡索與白術、芍藥、貝母等并稱“浙八味”。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蘇以及湖北和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