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芥菜的高產(chǎn)種植技巧介紹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8611人閱讀
芥菜是十字花科蕓苔屬,喜冷涼濕潤,忌炎熱、干旱,稍耐霜凍,種子萌發(fā)最適溫度25℃,生長最適溫度15℃左右,秋播為主,冬季或次春收獲,那么如何種植芥菜才能高產(chǎn)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1、品種選擇:抗蟲抗病、適于加工的優(yōu)良品種。
2、苗床整理:選擇地勢高燥、疏松肥沃、通風(fēng)良好的田塊,深翻苗床,每667m2施45%三元復(fù)合肥3K,40%五氯硝基苯400g拌細(xì)*撒施床面,然后將苗床耙細(xì)整平,做成壟寬1.2m,溝寬0.3m的畦。
3、種子處理:將種子在55℃溫水中浸泡15分鐘后自然冷卻,再繼續(xù)浸泡8~12小時后沖洗瀝干,然后每250g種子拌高巧30mL。
4、適時播種:葉用芥菜可播種2次,第1次播種8月2號左右,11月采收,第2次播種9月10號左右,次年3月采收;莖用芥菜9月上中旬播種。播種選擇晴天上午進行,每平方米播種0.8g拌細(xì)*均勻撒施床面,然后覆細(xì)*1cm左右,再用灑水壺澆淋苗床,覆蓋遮陽網(wǎng)或稻草遮陰保濕。每667m2大田用種量50g。
5、苗期管理:出苗前,早晚澆水保持苗床濕潤。幼苗出*后,揭除覆蓋物。出苗后至2葉1心前,保持苗床濕潤;2葉1心后每2~3d澆1次水,噴施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奧-力克、10%吡蟲啉防治病毒病、蚜蟲、跳甲等病蟲害,同時按4cm距離間苗,拔除畸形苗、弱苗和病蟲苗,間苗后追施1次清糞水,移栽前澆透苗床,噴藥,進行帶水帶*移栽。
6、移栽定植:大田準(zhǔn)備,根據(jù)測*配方,整地后埋施底肥,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2500K,蔬菜專用復(fù)合肥50K,另加過磷酸鈣40K、硫酸鉀15K,混合撒施到土壤表面,旋耕入*。壟寬1.2m,壟面細(xì)碎平整,土層深度0.25~0.3m,溝寬0.3m,溝深0.2m,排水暢通。
7、合理密植:行距40M,株距30M,每667m2移栽5000~6000株。苗齡30d,5~6片真葉時,選擇無病害健株定植,每壟4行,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
8、中耕除草:未封行之前,及時中耕除草1~2次,疏松表*,消滅雜草,土壤通氣,注意*不要堆住菜頭。
9、追肥:總的原則是:前期輕施、中期重施、后期看苗補施,正常就不施。莖用芥菜長勢正常就不追肥,特別是立春以前,肥水不要太多。葉用芥菜是食葉的蔬菜,施肥以氮肥為主,配合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增加產(chǎn)量,移栽7~10d后每667m2用尿素5K作提苗肥,后期15~20d在下雨前每667m2追施7.5~10K尿素,不要傷葉。直播者,當(dāng)真葉露出后即開始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m2用尿素3~7K、復(fù)合肥5~15K混合施用,以后酌情增加施肥量。
10、水分管理:根據(jù)地表干濕狀態(tài)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澆水時隨葉環(huán)增長澆水量加大,忌大水漫灌。每次追肥后,要及時淋水,淋灑葉面,避免菜苗被肥水灼傷。
11、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
(1)病毒?。簭拿缙谥烈圃院蟮牟祟^膨大前發(fā)病嚴(yán)重,癥狀有重縮葉型和花葉型等。病毒病重在預(yù)防,做好種子處理和蚜蟲防治工作。發(fā)病初期噴灑20%的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隔10d1次,連防3~4次。
(2)根腫?。褐饕l(fā)生于包心芥菜的根部,使根部形成腫瘤狀,主根的瘤體大,側(cè)根的瘤體較小呈瘤狀,病根后期受腐生菌侵入而致腐爛惡臭。害植株根部吸收水分、養(yǎng)分受阻,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植矮小。發(fā)病初期白天表現(xiàn)萎蔫,早晚恢復(fù),以后葉片逐漸變黃,直至枯死。該病在土壤偏酸性、連作地易發(fā)病。防治方法:此時要撥除病苗并補種,同時噴施石灰以防誘發(fā)其它病害。另外,還要注意控制苗床濕度,這樣能夠確保芥菜的新陳代謝正常,又能避免過濕。種植應(yīng)選擇前作為非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塊;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澆灌。
(3)軟腐?。呵o基部或近地面根部初呈水漬狀不規(guī)則斑,后病斑擴大并向內(nèi)擴展,致內(nèi)部軟腐,并有粘液流出,病部發(fā)出惡臭味,別于黑斑病。發(fā)病初期噴灑14%的絡(luò)氨銅水劑300倍液或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隔7~10d 1次,連防2~3次。
(4)霜霉?。褐饕獮楹θ~片,病斑葉兩面生,病斑黃綠色或逐漸變?yōu)辄S色,因受葉脈限制,由近圓形擴至多角形,直徑3~12mm,濕度大時葉背長出白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嚴(yán)重的葉片干枯,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發(fā)病初期噴灑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10d 1次,輪換使用,交替用藥,連防2~3次。
(5)枯萎病:又名“患黃澄”,發(fā)病后,葉片迅速枯干,呈橙黃色,嚴(yán)重時,如遇強烈北風(fēng),全田植株的葉片都會干枯,并被大風(fēng)刮走,是一種毀滅性的重病,目前沒有特效藥,主要是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收獲前1個月起不可以使用任何化肥。70%的甲基托布津的800倍液和葉面肥(如葉面寶)400倍液進行噴施,噴施方法為每隔10~15d噴1次。
主要蟲害
菜青蟲、跳甲、蚜蟲等。注意清除田間雜草和殘株老葉,冬前深耕、深耙,以減少田間蟲源和越冬蛹。
物理防治:定植后每667m2懸掛40~50塊黃板紙,誘殺蚜蟲;田間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蛾類、直翅目害蟲。
菜青蟲:幼蟲食葉,使葉片穿孔,可用3%甲維鹽微乳劑1000~1500倍液或蘇云金桿菌800倍噴霧。
跳甲:成蟲咬食葉片,造成許多小孔,尤喜幼嫩的部分,常致使幼苗停止生長,甚至整株死亡。幼蟲危害根部,將菜根表皮蛀成許多彎曲的蟲道,咬斷須根,使地上部分葉片發(fā)黃萎蔫而死??捎锰K云金桿菌500~1000倍液或3%的啶蟲脒2000~3000倍液噴霧。
蚜蟲:主要以成蟲和幼蟲群集在嫩葉上吸食汁液,使葉片失綠變黃、皺縮,可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霧。
12、采收:莖用芥菜膨大莖已充分膨大或見心葉內(nèi)已有很短的花苔時及時采收;葉用芥菜抽苔低于10cm,單株重量不低于0.5K時采收。采收時一般整株采下,切平去根,無雜根、爛心、蟲吃、蝸牛、異物和污染,去除老葉、黃葉,可作鮮菜也可加工。
種植芥菜一般要根據(jù)每個地方的天氣環(huán)境來決定,什么時候種植,才是最適合生長的。一般是在春季和秋季種植,這兩季節(jié)是比較適合芥菜生長。因為春季和秋季的天氣不是很冷,但也不是很熱。芥菜生長最快的那個季節(jié),就是在秋季,秋季的天氣是最適合生長的。
關(guān)于芥菜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