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螃蟹養(yǎng)殖技術(shù)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33150人閱讀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買魚吃,畢竟美味又營養(yǎng),目前市場上的魚品種較多,鯪魚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那鯪魚苗吃什么呢?如何養(yǎng)殖?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各位吧。
一、鯪魚苗吃什么?
鯪魚是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體中,鯪魚會舐刮水底巖石等物體上的附著生物,如綠藻、硅藻、絲狀藻類等,還攝食淤泥中的有機物質(zhì)。人工養(yǎng)殖的小鯪魚可以在魚苗孵出4天后開始攝食浮游動物,如輪蟲、橈足類和小型枝角類。孵出后10天,體長1.4厘米以上,除了吃浮游動物外,開始攝食浮游植物。
二、鯪魚苗如何養(yǎng)殖?
1、魚塘準備
準備一面積在5-8畝的池塘,水位在1.2-1.5米深,池地的淤泥不宜超過20cm,如果過深,要進行清泥,要求水質(zhì)清晰無污染,排灌方便。在放苗前3-5天要將魚塘的水排空,經(jīng)過太陽暴曬后,再每畝用2-3千克的漂白粉進行清塘消毒。
2、魚苗分塘放養(yǎng)
放苗的時間在6-10月,可分三段,按照各地上市時間選擇放苗時間,第一段在6月底到8月初,放養(yǎng)的規(guī)格為每公斤5000尾左右,每畝放養(yǎng)4-5萬尾,待出塘時每千克120尾左右,畝產(chǎn)300千克左右;第二段在8月到9月初,放養(yǎng)的規(guī)格為每公斤1000尾,每畝放苗1萬尾,出塘時每千克50尾左右,畝產(chǎn)150千克;第三段在9月到10月初,放養(yǎng)的規(guī)格為每千克150-250尾,每畝2000-300尾,出塘規(guī)格1-2尾,畝產(chǎn)500-600公斤。
3、水質(zhì)管理
在魚苗下塘后一周內(nèi)要以清水為宜,不能直接使用肥水,控制水位在80cm內(nèi),待一周后即可施肥,增加水體肥度。一般每畝施入雞糞5-7.5千克,全池均勻潑灑,待池水透明度在25-30cm即可,在魚苗生長正常的情況下,一般每周注水一次,控制水溫在1.2-1.5米。
4、投飼管理
魚苗下塘后,體型較少,飼料一般以豆?jié){為主,菜餅為輔,每天潑灑兩次豆?jié){,輔以少量的菜餅,待魚苗培育7-10天,等魚苗上灘,可在池灘腳上種漿。而分塘后的魚苗要根據(jù)底質(zhì)的好壞施用有機肥,一般要每畝投喂100-150千克的紅蟲作為開囗料,在投喂菜餅,每生產(chǎn)1千克的鯪魚則要消耗1.5千克的菜餅。
5、病害防治
鯪魚的抗病力較強,但在魚苗期間極易得氣泡病,所以要做好氣泡病的預防工作,首先要清水下塘并定期的注入清水,保持水質(zhì)清晰。另外還要防治寄生蟲病,可用百蟲凈全池潑灑,第二天再用魚蛙爛皮止血靈全池潑灑,效果極佳。
從上文我們可以知道,鯪魚是雜食性魚類,比較愛吃如綠藻、硅藻、絲狀藻類等,還攝食淤泥中的有機物質(zhì),另外,小編也給各位分享了一些鯪魚苗的養(yǎng)殖技術(shù),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guān)于鯪魚苗吃什么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