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的養(yǎng)殖方法和管理要點
惠農網·農技學堂
24819人閱讀
田螺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還很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且脂肪含量比較低,鈣含量高,市場需求較大,現在有不少養(yǎng)殖戶都在人工養(yǎng)殖。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田螺的高效養(yǎng)殖管理要點,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水質管理
想要養(yǎng)殖田螺的話,池塘的水要定期更換,保證水的質量,也才會更適合田螺生長。而且要注意的是,在田螺的繁殖時期,要保證水是在流動的狀態(tài),尤其是在夏天溫度比較高的時候,水的流動能夠起到降溫作用。
養(yǎng)殖田螺的池子水不要過于太深,一般應該不能超過40厘米??梢允褂蒙?a href='http://www.iweekee.cn/p/shihui/' class='j-href' target='_blank'>石灰中的酸堿度,根據水的情況來決定調節(jié)PH值的頻率。一般情況下半個月一次就可以了,PH值一般在7左右,有利于田螺的成長。
二、餌料喂食
在放養(yǎng)田螺之前,應該要在準備放養(yǎng)的池塘里放上一定量的農家肥,這樣可以培養(yǎng)出來一部分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可以給田螺作為餌料,需要投放的數量餌料,要根據池塘的田螺養(yǎng)殖數量和水質來決定。
在放養(yǎng)田螺后,可以往池子里放一些菜餅或者是動物的內臟,注意要攪碎再投餌。田螺吃東西比較慢,所以喂食的時候,要根據田螺的進食以及重量來決定。一般可以把頻率定在兩天一次就行了,要是氣溫超過15-30度的時候,田螺就不吃東西了。
三、日常管理
嚴禁流入受農藥、化肥污染的水源,及時清除水中雜草和草根。平時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cm左右。高溫季節(jié)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溫升高和保證水體溶氧充足。
寒冷天氣田螺進入泥土冬眠,此時,每周換水1次-2次,并向水體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四、防治疾病
田螺的疾病一般都是要以預防為主的,在養(yǎng)殖田螺的時候一般要與草食性的魚類混養(yǎng)才行。這樣不僅要對田螺進行疾病的防治,還要多注意魚病。
為了防止魚生病,一般會在池里面投放硫酸銅,但是要控制數量,不然硫酸銅會把田螺毒死。生石灰也可以防治田螺生病,并且還可以增加水中的鈣元素,幫助田螺生長,一般在半個月左右潑灑一次生石灰即可。
以上就是田螺的高效養(yǎng)殖管理要點,田螺愛藏身于土質松軟潮濕而餌料豐富、喜棲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質的水域,且冬暖夏涼的地方,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池塘、沼澤地、水田,等水域。田螺在收獲時,不能都撈出來,還要留一部分進行產卵繁殖,一般半個月一次即可。
關于田螺養(yǎng)殖管理要點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
你可能感興趣的農產品:全國優(yōu)質田螺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