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細菌性角斑病是由細菌引起的常見病害,主要危害葉片、果實和莖蔓,需從農業(yè)管理、藥劑防治等方面綜合防控,具體措施如下:
一、癥狀識別
- 葉片:初期出現(xiàn)水漬狀淺綠色斑點,后擴大為多角形病斑,邊緣褐色,中間黃白色,濕度大時病斑背面有乳白色菌膿,干燥后病斑易開裂穿孔。
- 果實:病斑初期為水漬狀小點,后擴大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溢出白色菌膿,后期果實腐爛,病部留有裂紋。
二、農業(yè)防治措施
- 種子消毒:播種前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或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15分鐘,撈出后用清水洗凈再催芽,避免種子帶菌。
- 輪作倒茬:與非葫蘆科作物(如水稻、玉米、豆類)輪作2-3年,減少土壤中病菌積累。
- 加強田間管理:
- 選擇地勢高、排水好的地塊種植,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雨季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 合理密植,保持通風透光,及時摘除病葉、老葉,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并燒毀,減少病菌傳染源。
三、藥劑防治方案
- 預防期:定植后每隔7-10天噴施一次保護性藥劑,如20%噻菌銅懸浮劑1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水),增強植株抗病性。
- 發(fā)病初期:選用內吸性殺菌劑及時防治,可交替使用以下藥劑:
- 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中生·乙蒜素乳油1500倍液,重點噴施葉片背面和果實。
- 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33.5%喹啉銅懸浮劑1500倍液,每隔5-7天噴一次,連續(xù)2-3次,注意藥劑輪換使用,避免病菌產生抗藥性。
- 病株處理:發(fā)現(xiàn)嚴重病株及時拔除,帶出田外銷毀,病穴用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生石灰混合消毒。
四、注意事項
- 藥劑噴施宜在晴天上午或傍晚進行,避免高溫時段用藥,防止燒葉。
- 收獲前10-15天停止用藥,確保農產品安全。
- 細菌性病害易在高濕環(huán)境下傳播,雨季或澆水后需重點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零星病斑立即防治,避免大面積蔓延。
若田間已出現(xiàn)病斑,可先摘除病葉并噴施上述藥劑,同時加強通風降濕,通常1-2周即可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