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專家您好,請問采用頭季稻+蓄留再生稻+兩季蝦(10月投放青蝦4-5月捕撈,6月投放蝦苗8月捕撈),希望年產750公斤水稻、300公斤成蝦。養(yǎng)蝦畝均成本需要多少?成本構成分別多少呢?
如果采用稻魚工作模式,希望年產750公斤水稻、150公斤鯽魚或者草魚。養(yǎng)魚畝均成本需要多少?成本構成分別多少呢?
四川采購商(0482) 提問于2025-06-23
戴屆全 ·資深畜牧獸醫(yī)專家
2025-06-24
這種情況,你先少量試種試養(yǎng),指標不要定得太高,先逐漸摸索,掌握技術,而后實現質和量的飛躍。以上,僅供參考。
有用0
余四仿 ·水產養(yǎng)殖工程師
2025-06-24
這位農友,你好!畝產300公斤成本3000至3500元,包括租金、苗種、飼料、藥物等。產150公斤草魚或鯽魚成本1500至2000元,包括苗種、飼料、藥物等。具體的養(yǎng)殖區(qū)域不同,成本也有不同。
有用0
對于稻魚工作模式,希望年產750公斤水稻、150公斤鯽魚或草魚,畝均成本同樣需要根據具體養(yǎng)殖條件來計算。根據三江縣純稻作(稻魚共作)模式中稻再生配套技術的試驗研究顯示,平均投入3769.5元/667m2,平均產出6488.1元/667m2,平均利潤2718.6元/667m2。這可以作為參考,但具體成本構成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分析。 具體的成本計算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 種苗成本:包括小龍蝦或魚苗的購買費用。 2. 飼料成本:根據養(yǎng)殖動物的飼料轉化率和市場價格計算。 3. 勞動力成本:包括養(yǎng)殖管理、捕 撈 等人工費用。 4. 設備和基礎設施折舊:如增氧設備、池塘維護等。 5. 其他成本:如水電費、塘租等。 可以通過提高養(yǎng)殖技術、優(yōu)化飼料配方、減少疾病發(fā)生等措施來降低成本,提高養(yǎng)殖效益。以上這些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的忙。
有用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