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樹春季嫁接時間與方法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7540人閱讀
杏屬于落葉喬木,地生,植株無毛。是非常重要的經(jīng)濟果樹,果實富含有較多的糖、蛋白質、磷等礦物質,是人們非常喜歡吃的水果,常吃杏不僅可以延年益壽,而且可以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其種子杏仁還有不錯的藥用價值,那么高產(chǎn)杏需要掌握的種植技巧有哪些呢?接下來一起去看看吧!
一、杏的種植技巧
1、土肥水管理
(1)清園除葉:杏樹果實采收后應結合除草,全園進行1次中耕松土,一般中耕深度為10-15厘米左右。落葉前結合施基肥深耕,深度以30~40厘米為宜。危害杏樹的病菌,害蟲,均在樹下留存的枯枝落葉及荒草中越冬,成為來年的新病蟲源。因此,將杏園及其附近的枯枝落葉,僵果,雜草清掃干凈,集中燒毀。
(2)秋施基肥:杏樹冬季休眠期較短,花后到果實成熟比其他樹種時間短,果實彭大與抽生新梢同時進行,因此,要求前期有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秋季施肥一般采用環(huán)狀溝施,土雜肥須施入地面30厘米以下土壤中。施肥后立即澆水,利于根系生長和養(yǎng)分吸收。
(3)行間深翻:秋冬季對杏園深翻25-35厘米,既能熟化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又可將躲藏在樹冠下土層內準備越冬的害蟲翻出地面,使害蟲凍死或被鳥類吃掉,也可將地表害蟲或淺土的害蟲翻到土壤深處將其悶死。
2、肥水管理
(1)杏果采收后應及早施肥,尤其對樹勢較弱和當年結果較多的樹,更應及時施肥,以彌補樹體中養(yǎng)分的消耗。杏樹采果后立即施1次有機無機復混肥,根據(jù)樹齡和當年結果量株施有機無機復混肥1~3公斤,然后澆水。
(2)結合噴藥進行葉面噴肥,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和0.2%的尿素混合液,以增加樹體的營養(yǎng)積累,提高花芽的數(shù)量和質量。
3.8月下旬至10月初,施基肥,以優(yōu)質農(nóng)家肥為主,混合少量復合肥。一般5~6年生初結果樹每株施農(nóng)家肥30~50公斤,高氮高鉀型硫酸鉀復合肥0.3~0.5公斤,盛果期樹每株施農(nóng)家肥70~100公斤、高氮高鉀型硫酸鉀復合肥0.5~1.0公斤,施后馬上澆水。
(3)在杏果采收后要及時灌第1次水,以使土壤濕度最有利于杏樹的生長發(fā)育,這次澆水可以保證花芽正常分化和枝條的生長、老化與成熟。如果此期多雨,可不澆水,同時也應注意排澇。在有條件的地方,在封凍前澆1次透水,以保證杏樹安全越冬。
(4)灌防凍水;入冬前的防凍水和開春似的返青水能有效改善樹體水分狀況,保持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以便明年春季延遲開花,預防春霜危害,提高坐果率。同時適宜的土壤持水量能有效緩沖冬春季由于氣候聚變造成的果園溫差變化。
3、樹體涂白和刮皮
(1)樹干涂白杏樹冬季樹干涂白,不但預防日燒和凍害,而且兼治樹干病蟲。涂白劑的配制比例為:生石灰10份,石硫合劑2份,食鹽1~2份,粘土2份,水36~40份,可加殺蟲劑。用水化開石灰,過濾后,倒入已化開的食鹽,再拌上石硫合劑和粘土。攪拌均勻后涂主干,住枝,涂量以不流為準。
(2)刮樹皮;成熟果樹樹皮粗糙,有許多裂縫。冬季刮樹皮,可將越冬病蟲害集中消滅,以降低來年蟲口和減少病菌的初侵染來源。
4、病蟲害防治
一般杏樹在采果之后常會受到病蟲的危害,這直接影響了果樹的正常生長和果實的品質,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適時噴藥防治,以保護葉片,這樣可以增加樹體營養(yǎng)積累。
杏蚧殼蟲的防治。
①人工防治:結合修剪剪除被害嚴重的有蟲枝條,冬春季采用硬毛刷或鋼刷,人工刷除和捏殺枝干上的蟲體。
②生物防治:主要是保護自然天敵,在蚧殼蟲雌體膨大期和若蟲孵化盛期,選擇生物農(nóng)藥,盡量少用或不用廣譜殺蟲劑,減輕對瓢蟲、寄生蜂、草蛉等天敵的殺傷,充分利用自然天敵的控制能力。
③藥劑防治:春季樹體萌動期,發(fā)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溫度達10℃以上)或用40速撲殺500-700倍液噴霧,兼治多種蚧殼蟲,若蟲發(fā)生期必須在初孵若蟲未被蠟前用25%滅幼脲3號或25%優(yōu)樂得1000-1500倍液,發(fā)生嚴重可加配4.5%高效氯氰菊酯等菊酯類農(nóng)藥。
④陰蔽施藥:在春季結合灌水,施高效低毒有機磷農(nóng)藥、果實采收后或日本龜蠟蚧、球堅蚧回枝前用1:2或1:3的氧化樂果等高效低毒內吸性農(nóng)藥涂抹樹干,既兼治多種蚧殼蟲又可保護天敵。
綜上所述,如果農(nóng)民朋友要種植出高產(chǎn)的杏,就要注意正確的種植技巧和管理方法,希望本文可以幫助到大家。
關于杏種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