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設施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0143人閱讀
蘆筍,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國外還有著“蔬菜之王”的美譽,目前市場上的價格也還比較貴,所以也有很多的農(nóng)戶選擇種植蘆筍。那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蘆筍的高效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
1、生長環(huán)境
(1)溫度:蘆筍對溫度的適應很強,它既耐寒又耐熱。春季地溫回升到5℃以上時,蘆筍鱗芽便開始萌動;10℃以上嫩莖開始伸長;15-17℃最適宜蘆筍嫩芽形成;超過30℃植株生長受阻進入夏眠。北方地區(qū)冬季地上部枯萎,地下的根狀莖和肉質(zhì)根進入休眠期越冬,而在南方地區(qū)蘆筍冬季休眠期不明顯。
(2)水分:蘆筍的根系發(fā)達,比較耐旱,但非常不耐澇,田間存在積水就容易造成腐根。因此,栽植蘆筍的地塊,要地勢較高,且雨季要及時田間排水。
(3)土壤:砂壤最適宜的蘆筍生長,土壤需滿足土質(zhì)疏松、保肥保水、透氣性良好等條件。要注意土壤含鹽量不得高于0.2%,會影響植株的發(fā)育,使莖葉細弱,逐漸枯死。蘆筍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性也比較強,在酸堿性5.5-7.8的土壤都可栽培。
2、選種育苗
常見的蘆筍品種有格蘭德、達寶莉、魯蘆筍2號等,菜農(nóng)可根據(jù)當?shù)厥袌鎏暨x合適的蘆筍種子。蘆筍多春播,也可秋播。春播可在2月播種,4月定植,下一年春季可采收;秋播可在9月播種,11月定植,下一年秋季可采收。
(1)催芽播種:由于蘆筍種子的外殼較厚,吸水較慢,因此需先浸種再催芽??捎?0%多菌靈300-500倍液浸種24小時,然后將其放入25-30℃溫水中浸種2-3天,每天更換新水2-3次。將浸種后的種子用干凈紗布包好,置于25-30℃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25℃左右溫水微微淋澆1-2次,當8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育苗。
(2)育苗:一般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可使用直徑10厘米的營養(yǎng)缽。按照2:1的比例取菜園土、有機肥,然后搗碎、過篩、拌勻組成營養(yǎng)土,并用薄膜將其覆蓋放置7天。在播種時,先將營養(yǎng)土裝缽,并澆1次潤土水,然后在土壤中央扎個小洞,將催好芽的種子撒入洞里,最后用營養(yǎng)土將洞填平。
育苗期間,白天營養(yǎng)缽溫度需保持在25℃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5-20℃,苗后第20天和第40天再各追尿素水肥一次,但切忌苗床積水。當苗齡在60-70天、莖數(shù)3-5個時,即可著手定植。
3、移栽定植
(1)整地:蘆筍耐旱不耐澇,且栽種一茬可采收10年左右,因此,地塊的地勢要高、便于排水,土壤的肥力、透氣性較好。一般每畝施加有機肥1-2噸,復合肥50千克,伴隨深耕將肥料翻入土里,耕后整平地塊。接著,按南北走向,行距1.5米開挖定植溝,溝深30厘米。移栽時,在定植溝內(nèi)每畝條施45%三元復合肥30千克、餅肥65千克,再填土覆蓋,保留定植溝深10厘米。
(2)定植:以每25-30厘米定植一株蘆筍幼苗為宜,一般每畝栽1500-2000穴。我們建議,大壯苗每穴帶土移栽1株,弱小苗每穴栽2株,并且壯弱苗分地塊定植。用小鋤覆土,然后輕輕壓實,再每株澆適量定植水,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4、田間管理
(1)除草間作。
在生長期,田間容易滋生雜草,需及時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適當培土1-2厘米,逐步增加覆土高度,至10厘米左右為止。可用每畝使用敵草隆、苯胺靈等適用于蘆筍的除草劑60-70克,兌水40-50千克朝著雜草噴霧。
同時,因第一年植株比較矮小,可利用空地間作矮小作物,如大豆、洋蔥、大蒜等,但不宜栽植高大吸水吸肥力強的作物,如蘿卜等。
(2)追施水肥。
①緩苗肥:蘆筍定植后7-10天澆1次稀糞水,以活根緩苗。
②促長肥:在定植初期要勤施肥,一般在每次松土除草后、新莖生長前各施1次,以腐熟淡糞水為宜,或者每畝追施復合肥5千克。隨著苗株生長,需要多施草木灰、焦泥灰等含鉀量高的肥料,并逐步增加用肥量,促進植株粗壯、根盤擴大。
③秋發(fā)肥:入秋后還需追施1次秋發(fā)肥,一般畝施有機生物肥250-500千克,或者復合肥10-15千克,進入10月下旬就應結(jié)束施肥。
(3)防治病蟲害。
①莖枯病。主要表現(xiàn)為:病斑邊緣呈紅褐色,中間稍凹陷呈灰褐色,上面密生針尖狀黑色小點。防治方法:天晴使用50%多菌靈300-400倍液,或75%百菌清400-500倍液每7-10天噴灑地面80厘米以上的蘆筍主莖1次,連噴2-3次。
②根腐病。主要表現(xiàn)為:根表面有紫色菌絲束,病菌入侵處呈點狀,根逐漸被菌絲包圍。防治方法:可向病根部噴灑45%代森銨1000倍液,或者50%硫磺懸浮劑400倍液、80%代森錳鋅500倍液灌根。
③蟲害。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和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夜蛾類可用滅幼脲等1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蟲幼蟲可用90%敵百蟲30倍液拌在麥麩或豆餅上,撒在田間做毒餌毒殺,或者在施肥時噴灑80%敵敵畏乳劑800倍液等方法防治。成蟲期可懸掛殺蟲燈誘殺成蟲。
(4)安全越冬。
①清園。徹底清理蘆筍田,以清除枯萎的蘆筍莖枝及殘茬落葉,有利于預防病害的發(fā)生。拔掉地上部莖枝完全枯萎的蘆筍,然后連同枯枝落葉一并清出地塊。
②地塊消毒。為防治地塊殘存的病蟲害,需要對其進行消毒處理??蓢姙?0%多菌靈300-500倍液、農(nóng)抗120-200倍液進行消毒灌根。
5、采收注意事項
當蘆筍嫩莖長到20厘米左右,而且能看到尖端松散,這時就可以收割了。但需要注意,成年植株春季幼筍采收可持續(xù)40天左右,但定植第2年采收期要適當縮短。
采收時,每株選留分布均勻、無病蟲害、粗壯幼莖3個左右,其余幼筍全部采收。8月中旬前后停止采收,進行清棵換頭,重新留秋母莖,秋莖留足后可根據(jù)長勢繼續(xù)采收幼筍。留母莖數(shù)量要根據(jù)蘆筍生長年限和長勢適當調(diào)整,采收期間要補接力肥。
以上就是蘆筍的種植技術及科學管理要點,蘆筍是一種經(jīng)濟效益較高的作物,當年栽種,第二年就可以采收,而且種一次最多可以連續(xù)采收8-10年,其市場需求也比較多,還是值得栽種的。
關于種植蘆筍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