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豬脹氣的方法
惠農網·農技學堂
29849人閱讀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和出血性肺炎為主要的病理特征,傳播速度快、感染率高、死亡率也高,那么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都有哪些癥狀及病理變化?該如何防治?
1、臨床癥狀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潛伏期因其毒株、毒力和感染毒量不同而有所差異,在豬場生產中一般感染潛伏期為1-7天,毒力較弱或感染量低的豬群潛伏期可達4-12天。依據發(fā)病豬只的臨床發(fā)病特點可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4 種類型。
(1)最急性型
病豬突然發(fā)病,呼吸急促,體溫升高至41~42℃,眼睛、耳朵、鼻吻和后驅臀部呈現紫斑,嚴重者發(fā)紺。到發(fā)病后期出現嚴重呼吸困難、咳嗽、喘氣等臨床表現。部分嚴重病豬口腔、鼻腔流出泡沫樣血性分泌物。發(fā)病至死亡時間持續(xù)低于3h,死亡率高達80%。
(2)急性型
病豬咳嗽、喘氣、呼吸困難,體溫升高至40.5~41℃。嚴重豬只躺臥、腹式呼吸、采食量降低、喜飲水。個別豬鼻吻部、耳尖、四肢及后驅臀部呈現紅色發(fā)紺癥狀。病程可達2天。發(fā)病期間潛伏期豬群不斷出現新的感染病例。
(3) 亞急性和慢性型
病豬輕度發(fā)熱,體溫在39.5~40℃之間。病豬出現咳嗽、喘氣,節(jié)奏緩慢。采食量降低,精神不振,生長速度緩慢或停滯。在寒冷或應激下,呼吸道癥狀加重。病程一般達7~10天。嚴重豬只與病毒、細菌混合感染造成死亡。未死亡病豬最終表現為共濟失調、腹式呼吸,類似僵豬癥狀表現。
2、病理變化
主要是上呼吸道和肺臟發(fā)生病變。肺臟呈紫紅色,通常發(fā)生雙側性肺炎,且往往在尖葉、心葉以及膈葉上存在病灶,與周圍健康組織間存在清晰界線。纖維素性胸膜炎可擴散至整個肺臟,導致肺臟和胸膜發(fā)生粘連。肺與胸膜有纖維素性粘連,嚴重者整個肺與胸壁、縱膈粘連;心外膜與心包膜粘連,心包膜與肺粘連,心肌表面呈絨毛狀。
3、治療措施
根據病豬的臨床癥狀和病例變化可初步診斷,有條件的豬場可采血或病料進行實驗室診斷,以提高診斷正確率。在該病治療方面,首先要選擇敏感的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效果更佳。當前在臨床上比較敏感的藥物主要有土霉素、替米考星、泰萬菌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恩諾沙星等。針對發(fā)病豬群,建議在飼料中添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藥物進行全群給藥治療,連續(xù)飼喂1周。同時要做好豬場消毒衛(wèi)生工作,降低環(huán)境傳播途徑的風險,提高豬場生物安全水平。
4、預防措施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發(fā)病期間禁止外購種豬,做好豬場消毒衛(wèi)生工作,建議每周1~2 次使用10% 聚維酮碘消毒劑進行場內外消毒。豬舍保持通風換氣,防止因寒冷冬季引起氨氣濃度過高誘發(fā)呼吸道疾病。合理調整豬群密度,避免擁擠。做好豬場員工早晚巡查工作,及時發(fā)現病豬并上報治療。
(2)定時做好藥物預防
未發(fā)病豬群全群藥物預防,使用方案為每噸飼料添加替米考星預混劑1,000g 和10% 氟苯尼考粉可溶性粉1,000g 及10%多西環(huán)素可溶性粉1,000g,飲水中添加卡巴匹林鈣可溶性粉500g,連用7天。
多發(fā)豬場建議在13~15 周之間,飼料添加替米考星預混劑500g 和10% 氟苯尼考粉可溶性粉1,000g 以及優(yōu)質氨基酸維生素1,000g,連用5~7天。
(3)做好預防混合感染工作
養(yǎng)豬場應重視豬萎縮性鼻炎和豬支原體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合并感染疾病的防控。有效地保護好豬群呼吸道中的鼻和支氣管這前兩道保護性門戶,維護其正常的生理機能,從而有效地抵御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侵襲。因此建議在預防和治療時,選擇藥物要選擇對支原體、萎縮性鼻炎均有效的藥物,如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恩諾沙星等藥物進行配合治療。
以上就是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癥狀、病理變化及防治措施,想要預防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養(yǎng)殖戶在日常的管理中一定要上心,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關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