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麥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
惠農網·農技學堂
11702人閱讀
農村很多地區(qū)都有豬養(yǎng)殖,而要想養(yǎng)殖豬獲得大收益,那么就要做好養(yǎng)豬場的管理。很多人養(yǎng)豬管理態(tài)度很馬虎,如母豬生產后,只做簡單的藥用處理,且產前也不知道具體該準備些什么。下面就幫大家介紹一下。
母豬生產過程中要做好哪些工作?
產前準備:消毒、衛(wèi)生、保溫、接產用品。
1、產房的關鍵點在于消毒和保溫
母豬產后身體非常的虛弱,容易遭受細菌、病毒的感染,因此打掃衛(wèi)生后可用2%的燒堿溶液噴霧消毒,隔段時間后再用水沖洗,之后撒上些20%石灰粉,最好產房通風干燥,溫度保持在15~18℃,冬季備好取暖設備。
2、準備好仔豬箱或籮筐
如果母豬不安定,可以將小豬先放入箱中,等母豬安定后再哺乳。準備臍帶消炎物品,如5%碘酊,助產消毒藥可用1%高錳酸鉀或醫(yī)用酒精。
母豬產后要做好哪些工作?
母豬產后的方法有多種,用藥方案也有多種,但是不能亂用,如靜脈注射抗生素雖然可以給母豬不錯體力,緩解疲勞,但輸液過后會造成病菌繁殖,危害母豬健康。因此最好用肌注消炎,選擇肌肉注射抗生素類藥物需滿足以下幾點:
1、選用抗菌廣譜類藥物。主要選用針對大腸桿菌、鏈球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厭氧菌等菌種的藥物,無免疫抑制,采用抗菌譜廣的藥物。
2、安全級別高,穿透力強。采用人藥級別的抗生素,高效低毒;藥效進入細胞后,直接穿透細胞膜,殺死病菌。
3、藥效時間長。血藥濃度高,半衰期長,可以長時間維持藥效。
母豬產后需要消炎嗎?會帶來哪些影響?
母豬產后消炎如果不做、或沒做到位,都會造成母豬產后少食或不食、子宮炎癥、陰道炎、乳房炎及產后沒奶,也可導致母豬屢配不孕,或者是懷孕后流產,不僅影響母豬身體狀況,還會造成生殖能力,導致小豬吃不到奶餓死,或者發(fā)育遲緩,給豬場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
母豬產后消炎推薦臨床多次有效的用藥方案:
肌肉注射注射用鹽酸大觀霉素,連續(xù)注射兩天即可;配合阿莫西林可溶性粉拌料。
此方案的兩種用藥均為廣譜的安全抗菌藥,藥效時間長,穿透性強,不但能有效起到母豬產后消炎的作用,還可通過母乳分泌給仔豬,起到母仔雙重保健作用。針對母豬產后不吃食發(fā)燒的,建議加倍使用,一般3~6天即可恢復正常。
母豬產后消炎對用藥方案是非常有考究的,特別是初產母豬,第一胎產后消炎工作做不好,會影響豬的一生,會有過早被淘汰的風險,所以要慎重選藥。
關于母豬產前產后管理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