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養(yǎng)鵝的經濟效益?注意這三個秘訣
惠農網·農技學堂
4386人閱讀
在鵝種蛋孵化過程中,收集種蛋,選擇并妥善保管合格的種蛋,可為提高鵝種蛋孵化率與健雛率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除了做好日常的管理之外,還需在鵝種蛋孵化前后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鵝種蛋孵出雛鵝。因此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鵝種蛋收集、蛋面噴水、弱胎助產等孵化技術要點。
一、收集種蛋
1、將種蛋標注生產日期,同時每天要將種蛋翻轉180度,以防蛋黃粘在蛋殼膜上。
2、每隔7天送一次種蛋,同時要做好防凍、防熱、防曬、防雨等措施。車輛運輸時要用蛋托箱裝種蛋。
二、采用控溫電孵機
孵化的前、中、后期和出雛期溫度和空氣相對濕度分別為:孵化前期38~39℃,75%~80%;孵化中期37.5~38.5℃,60%~65%;孵化后期37~37.5℃,60%~70%;出雛期38~38.5℃,90%。
三、模擬生態(tài)孵化
電孵機翻蛋要經常沿著中軸前后翻轉90度,在孵化的3~10日齡間,在每天中午涼蛋時人工扒蛋一次,使鵝蛋大角度、換方向翻蛋,從而減少前期的粘殼和死胚。
四、孵化后期蛋面噴水
1、在干燥炎熱的夏季,每日結合涼蛋向蛋面噴水2次,這樣既可以降溫,增加濕度,又能溶解蛋殼表面的油質層。
2、在鵝蛋啄殼前三天,要在水中加入白醋,每20千克水中加入500毫升白醋,可與蛋殼中的鈣結合形成醋酸鈣,脆化蛋殼,有利于啄殼,開始啄出小孔后停止噴水。因為這個時候噴水難以均勻,而且噴水過多還會引起少數(shù)啄殼雛窒息而亡。
五、適當助產
鵝種蛋孵化過程中,可能存在少量弱胎,在啄破殼后還是出不來的現(xiàn)象,這是就需要養(yǎng)殖人員適度將蛋殼碰碎,將雛鵝頭拉出殼外。